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电压表的读数是V;电阻箱示数是Ω;电能表的示数是kWh.

【答案】2.4;2568;251.8
【解析】解:(1)电压表使用0~3V的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1V,每一个小格代表0.1V,示数是2.4V;(2)×10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2,×1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5,×1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6,×1的位置对应的数是8,故电阻箱的示数是2568Ω;(3)由图可知,该表是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故此时电能表的示数为251.8kWh所以答案是:(1)2.4;(2)2568;(3)251.8;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电压表的读数方法和变阻器,掌握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利用改变它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③ 应用收音机调节音量的电位器,就是一个滑动变阻器.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即可以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如图所示完全一样,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B. 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老花镜

C.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在镜片另一侧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在镜片另一侧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右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②如图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其示数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使测量数据更准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灯泡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灯泡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7D电影是立体影片的基础上增加了运动座椅,随着影片的播放,能让观众跟随座椅一起感受到颠簸、震颤等效果,大大增加了观众身临其境的观影融入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座椅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 以人为参照物,座椅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D. 以座椅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 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D.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并联电路电路电流规律:小鹭和小雯同学想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猜想与假设】
①小鹭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②小雯同学猜想: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小鹭和小雯读出电流表示数分别如表一、二所示:
表一:

实验次数

I1╱A

I2╱A

I3╱A

1

0.16

0.16

0.32

2

0.20

0.20

0.40

3

0.22

0.22

0.44

表二:

实验次数

I1╱A

I2╱A

I3╱A

1

0.10

0.20

0.30

2

0.14

0.28

0.42

3

0.18

1.80

0.54

【分析与论证】
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鹭同学得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小雯同学得出:并联电路总电流有时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有时不等于各支路电流值和.
【评估】
(1)小鹭同学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主要原因是
(2)小雯同学的实验记录表格中,第次实验数据错误,原因是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写出1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利用四根如图所示的金属丝进行实验.已知图中A为锰铜丝,B、C、D 为镍铬合金丝,S表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
(1)若要探究导线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应选用A和金属丝进行实验.
(2)若要探究的关系,应选用B、D金属丝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