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_____摄氏度。

【答案】 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100

【解析】摄氏温度的规定:把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把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

故答案为: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10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中的白云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王把杠杆放在支架上后,在图甲所示位置静止,这时的杠杆处于 (平衡/不平衡)状态。为了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他应将左、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左/右)。

(2)如图乙,用测力计倒挂于杠杆竖直向下拉动直至杠杆水平平衡,此时需要记录的相关数据有 个。在下一组实验中,需对相关量进行改变再次进行实验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只能改变一个量进行实验

B.可随机同时改变多个量进行实验

(3)正确实验后可获得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按照课本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作为配重为了降低吸管的重心,从而让它能够竖直的漂浮在液面上。小明制作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了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浮力____重力大于/小于/等于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ρ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____ρ大于/小于/等于,h与ρ、ρ及H的关系式是h=____.

3小明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吸管上标出0.8、0.9、1.0、1.1、1.2刻度线单位g/cm3。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___上/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____均匀/不均匀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液体密度ρ/g/cm3

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h/cm

6.3

5.6

5.0

4.5

4.2

4通过比较实验2和3,___可以”“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制作完毕后,小明发现1.1和1.2两刻度线的距离较小,请提出一个方法使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使测量结果更精确。方法: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食品装进保鲜盒,放进冰箱里,食品的温度降低过程

A. 吸收热量 B. 放出温度

C. 热量増大 D. 内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 , 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选择甲、丙两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是用来研究带来的安全隐患;
(2)选择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是用来研究带来的安全隐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源是能持续供电的装置。通常情况下,带有直流电源的家用电器是

A. 蒸汽电熨斗 B. 笔记本电脑

C. 环保电冰箱 D. 防近视台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和摩托车大多是采用四冲程汽油机来工作的.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外做功一次 B. 有两次能量转化 C. 曲轴转动两周 D. 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科学小组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

(1)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甲图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看木块哪一次被推的比较远,目的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3)根据图乙情景,你能得出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越大,动能越大;
(4)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不能得出结论,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