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100 s内将重为4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10 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20 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A. F做的功大于F做的功B. F做的功小于F做的功

C. F做功的功率等于F做功的功率D. F做功的功率小于F做功的功率

【答案】C

【解析】

由图甲可知:n=2,不计绳重及滑轮轴间的摩擦,

F= (G+G)= (400N+20N)=210N

F做的功为:

W=FS=Fnh=210N×2×10m=4200J

F做功的功率:

P===42W

由图乙可知:n=3,不计绳重及滑轮轴间的摩擦,

F=(G+G)= (400N+20N)=140N

F做的功为

W=FS=Fnh=140N×3×10m=4200J

F做功的功率

P===42W

由以上可得:W=WP=P,故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小于乙物体的物重G,则所用的拉力F__F(选填“>”、“<”或“=”,下同),其机械效率η__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验测得1kg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c1=2.1×103J/kg℃),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在最初2min内,物质温度升高了40℃,则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

2)比较第1min与第2min的内能,第______min时物体的内能较大,理由是______

3)比较第4min与第8min的内能,第______min时物体的内能较大,理由是______

4)由图可知在温度都升高40℃的情况下,该物质固态和液态时吸收的热量之比是______,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c2=______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组,分别将重为G1、G2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重、摩擦不计),若G1>G2,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1、W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W1>W2、η12 B. W1>W2、η12

C. W1>W2、η12 D. W1=W2、η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夏同学子啊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受到启发,并产生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为此小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分别从距离沙表面某高度处静止释放,其中D球从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铅球代号

铅球质量/g

下落高度/m

陷入沙中的深度/m

A

200

0.5

0.1

B

400

0.5

0.25

C

200

1

0.2

D

200

1

0.2

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2)为验证猜想二,应比较________(填实验序号),得到的结论是:当物体质量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③④,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进一步实验和分析,小夏大胆给出重力势能(Ep)的表达式“Ep=mgh”,并去办公室询问了老师,得以证实,小夏高兴不已,回到教室后,根据学过的知识又算出了各小球落到沙表面的动能,其中B球的动能为___J。(忽略空气阻力,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如图。

1)将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或者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左/右),直至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________

2)在实验中,若保持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不变,使弹簧测力计在A点由竖直向下拉改为斜向下拉,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

3)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以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物理小组的同学在活动课中,用4个大小接近的脐橙制作了水果电池。选用形状相同的4个铜片和4个铝片作为电池的电极,将每组电极中的一个铜片和一个铝片相隔约5cm的距离分别插入每个脐橙中,再将这样的4个脐橙串联,即用导线将一个脐橙上的铜片和另一个脐橙上的铝片依次连接起来如图甲所示。一同学将二极管接入接线夹A、B之间时,看到二极管发光。接着他将二极管的两个极对调后再接入A、B之间,发现二极管不再发光。

随后,小组同学们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又分别对可能影响脐橙水果电池电压的下列两个因素做了初步探究:

(1)脐橙被水平切去部分后是否影响水果电池的电压:为了便于探究,小组同学选用一个脐橙,在不改变电极铜片和铝片间距离及插入脐橙深度的情况下,用电压表先测出一个完整脐橙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乙所示,再测出被水平切掉约1/4后剩下的脐橙水果电池电压如图丙所示,又测出被水平切掉约1/2后剩下的脐橙水果电池电压,共测得3种情况下的脐橙水果电池的电压如数据表1所示。

(2)不同的电极材料是否影响水果电池的电压:同学们仍用一个脐橙,用铜片作为电池的正极,分别用外形相同的镁、铝、铁金属片作为电池的负极,使电极间距离和插入脐橙的深度相同,分别测出3组不同电极材料的脐橙水果电池的电压,如数据表2所示。

表1

脐橙大小

整个

约3/4个

约1/2个

U/V

0.95

0.95

0.95

表2

电极材料

铜和镁

铜和铝

铜和铁

U/V

1.62

0.95

0.46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在每个水果上插入铜片和铝片,用导线把这几个水果与发光二极管连接起来,二极管发光,其中插入金属片的水果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 导线 B. 电源 C. 用电器 D. 开关

(2)将二极管两极接线对调后,发现二极管不再发光,其原因是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 水果电池的正负极之间已经没有电压

B. 二极管是由绝缘体材料组成的

C.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3)分析表1或表2,提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40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2m 高处,所用拉力为250N,时间为20s。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4)若不计摩擦和绳重,改将重为900N的重物从地面匀速提高,求此时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东东同学学习了电学知识以后,选用三节新的干电池作为电源,并设计了如下的电学实验。

(1)探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止分别是10Ω15Ω20Ω

按照甲图所示的电路图,把乙实物电路补充完整,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________________

闭合开关后,东东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__

东东排除故障后,把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片的位置,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___A

断开开关S,把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再次闭合开关后,滑片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端移动。

在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_____

(2)东东同学在电源电压未知,缺少电流表的情况下,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 (R0阻值已知),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闭合SS1,断开S2,适当调节滑片的位置,电压表示数为U1

闭合SS2,断开S1,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保持不变,电压表示数为U2

未知电阻的阻值Rx_____(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