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的滑动变阻器有A:“5Ω 3A”,B:“20Ω 2A”,C:“50Ω 1.5A”三种,小灯泡上标有“2.2V”字样,电源电压为6伏不变。
(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A所示,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连接,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值最大。
(2)该同学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位置时,小灯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B所示,则小灯正常发光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____安,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小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瓦。
(3)小华同学也做实验,请你跟随小华边实验边思考,逐一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请在图C方框内画出该实验电路图。
小华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立即看到灯泡发出明亮的光。在一旁观察的小雨一惊,提醒小华实验中有问题。小华想,我的实验连线没有出问题啊!请你帮助小华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完实验后,小华将“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与以前做过的“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这两个实验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请你写出一个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见解析 0.38 B 0.836 见解析 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未断开; 闭合开关前,变阻器未接最大值 原理不同或计算公式不同或其它
【解析】(1)根据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接线原则,由于上接线柱已接入电路,因此选择距滑片最远的接线柱即为阻值最大处。将该接线柱与灯泡相连,如图所示:
(2)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则小灯正常发光的电流为0.38A。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因此选择“20Ω 2A”的滑动变阻器B。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LI=2.2V×0.38A=0.836W。
(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电路图:
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立即看到灯泡发出明亮的光。则实验中操作不当之处:①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未断开;②闭合开关前,变阻器未接最大值,电路中电流较大,灯泡发出明亮的光;
(4)“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目的是测量灯泡的功率,“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目的是测量电阻,所以两个实验的目的不同,实验原理不同,测功率用P=UI,测电阻用欧姆定律。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实验过程中,应将毛巾、棉布平整地铺在_____(选填“AB”或“BC”或“AC”)段。
(2)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
(3)小车从斜面运动到水平木板上,到达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1,若此时小车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当小车到达E点速度为v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v1_____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小灯泡和电阻的I-U关系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a为小灯泡的图线,b为电阻的图线 B. 随着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变大
C. 如果小灯泡和电阻并联,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它们的总电流为O.35A D. 如果小灯泡和电阻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为0.15A时,消耗的总功率为0.4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原因是________。
(3)某同学首先测出图中的距离s后,再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C点所需时间t,则上述测量中,________的测量有误,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并把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处,然后对天平进行平衡调节.某同学使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物体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如图(乙)所示这时应该 _____,使天平最终平衡.已知平衡后,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的时间为10时15分,当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的时间为10时45分.
(1)若以司机所戴的帽子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多大?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少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铝块、水来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甲同学用天平、量筒、铝块和水进行实验,所记录的数据在草稿纸上(如表一所示).乙同学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先在烧杯中加水后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重复三次,实验数据如表二所示.
(1)请根据甲同学的数据记录将表一填写完整______.
(2)甲同学分析表一中的数据1 2 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分析表二中的数据(1)、(2)、(3)得出初步结论:水的质量与体积不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是定值.请你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与结论进行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判断_________,理由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