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对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的解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挤压两铅棒能使它们“粘”合在一起,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B. 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这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 快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是由于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上升

【答案】C

【解析】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挤压两铅棒能使它们合在一起,故A正确。

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获得了机械能,这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快速下压活塞,由于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上升,达到硝化棉燃点,硝化棉燃烧起来,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

B.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C.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 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漫画反映的是两位同学从一楼搬运你物体到三楼,由图中的信息,你可以归纳出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
①比较图甲,得到的方法是:.
②比较图乙,得到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小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①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_,巧妙地确定了像的位置;

②实验中拿掉B蜡烛,用白纸板放在其位置上,我们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白纸板上看到A蜡烛的像;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关紧门窗
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
C.戴上耳罩
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某型号的电饭锅有两个档位,分别是高温烧煮和保温焖饭档,其原理如图乙所示(虚线框内为电饭锅的发热部位)。已知R1=44Ω。

(1)开关S置于_____档(选填“1”或“2”)时是高温烧煮档,它的功率是多大?

(2)电饭锅在高温烧煮档正常工作8min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若已知此电饭锅保温焖饭档的功率是高温烧煮档功率的二十分之一,则 R2的阻值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1)(2)
B.(2)(4)
C.(1)(3)
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F , 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p , 则它们的关系是(
A.F=Fp>p
B.F=Fp=p
C.F<Fp>p
D.F<Fp=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盏“220 V 25 W”的电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1 min内电流做的功是( )

A. 13 200 J B. 5 500 J

C. 1 500 J D. 220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