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可以测量海洋的深度,这种方法能否用来测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答案】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

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

(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4s=2s;由v=可得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

(2)用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原因:月亮周围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阻值分别为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_________

2)小彬将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

3)将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________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________(选填“A”“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和小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一个待测电阻Rx、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两个(甲:“20Ω 2A”,乙:“50Ω 2A”)、电键以及导线若干.小华首先选择一个变阻器进行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闭合电键时电表示数如表一中实验序号1所示.小明用另一个变阻器实验,正确连接电路且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闭合电键时电表示数如表二中实验序号1所示

若小华选择的变阻器为________,他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为________

实验中他们分别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均如图所示.他们继续移动滑片P,发现当电压表示数最大时,电流表指针在图的位置上恰好都偏转了8格.请将他们的实验数据填写在表一、表二的实验序号2

小华和小明都只测量了两组数据,不符合实验要求,两位同学讨论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请简要说明他们的解决办法,并通过计算求出Rx的阻值________(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下面短文中的空格按照要求补充完整。

2008年9月25日晚21:10,万众瞩目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1)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台下倒流槽内的水在火箭喷出来的高温火焰下,先_______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然后________成小水珠. (填物态变化名称)

(2)为保证火箭安全,箭体上涂有一层特殊物质,在高温下,_______并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两个过程都需要________(吸热∕放热),以防温度过高.

(3)飞船进入外层空间,当“01号”航天员漫步太空时,他与其他航天员的交谈必须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____________;看电视直播时,不少人事先并不知道出舱的人是谁,但当听到:“神舟七号向祖国人民问好”的话音时,立刻兴奋地高呼:“是翟志刚!”,这是根据__________判断的。我们看到宇航员在飞船表面行走,这时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新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2)熔化过程经历_____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有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小明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①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原长分别为L1、L2

②如图所示,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的对应长度L1′、L2′;

③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①②,记录实验数据.

(1)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______(填写序号).

(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是为了得到__________均相同的两根弹簧.

(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______有关.

(4)探究此猜想需要研究和比较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普通的长方体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乙木块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 N,则甲、乙两个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A. 甲为零,乙受到向左的15 N的力

B. 甲受到向右小于15 N的力

C. 甲受到向右15 N的力

D. 甲、乙均受力15 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几幅图中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重型载重汽车装有较多轮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B. 圆柱容器中越低的小孔水喷的越远是因为水越深压强越大

C. 茶壶盖上留一个小孔,这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可以将茶倒出

D. 小轿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比停在路边时对地面的压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

在常规化石能源非常紧缺的今天,核能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如今法国电力需求的78.9%是来自核电.但今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辐射,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核电站的大体组成如图所示,核材料在原子反应堆中发生核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冷却剂将这些热能带到热交换器将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最终实现了核能到电能的转换.

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内容:

(1)核能属于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不可再生”)

(2)从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来看,在原子反应堆、热交换器、蒸汽轮机这三者中,没有发生能量转化的是在________中;而发电机则能够直接将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

(3)发电机发电时是让线圈在_________中旋转而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之为___现象.

(4)核电站的核废料具有放射性,对环境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又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太阳能是一种较理想的能源,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另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