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从执行学生营养奶工程后,同学们每天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里由于(
A.同学们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D.牛奶压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解:用吸管吸牛奶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被压入吸管. 故选C.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像液体一样,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大气压具有液体压强的特点.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 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 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不同的

D. 如果瓶子所受的力同时全部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锤子的垂头变松了,人们常向下撞击锤柄下端,这是因为锤柄撞击时突然 , 垂头由于会继续 , 这样锤头就会牢牢地套在锤柄上了.

器材

斜面、小车、木板、棉布、毛巾、刻度尺

实验步骤

1滑道上放置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这样使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逐渐减小
2让小车分别从斜面的自由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的相同,测量并记录小车在不同表面上前进的

装置图

现象

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最(选填远、近)

分析总结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 (选填“快”或“慢”)

推论

在理想情况下,如果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将做运动.
得出该推论主要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步骤

1如图向小车两端小盘里加上的砝码,小车就能保持静止;将右盘中再加上一个砝码,小车将向右运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大小
2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后松手,小车会 , 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 . 此处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细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水面高度为h1=0.8m;容器的顶部和底部的面积为0.08m2 , 顶部到底部的高度为h2=0.6m;g取10N/kg,则:
(1)水对容器顶部和底部的压强分别是多少?
(2)若离地10cm的侧壁处破了一个10cm2大小的洞而用塞子堵住(如图),求塞子受到的液体压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实践活动中设计的模拟调光灯电路,小灯泡L上标有“6V”字样,通过实验测得小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她选用的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a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求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小灯泡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

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5A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大?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白色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该实验说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图中A处应该是光;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 , 其主要特性是具有效应.探测时,我们可以将温度计玻璃泡涂黑,其原因是 , 目的是
(2)如果在三棱镜和光屏之间放上一块蓝色的玻璃,则光屏会呈现色光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当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会发生折射,如图所示.画出的折射光路,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风速的装置,图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以下四个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
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C.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D.运动鞋的底部凹凸不平的花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