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2?通辽模拟)(1)如图1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比较图①②③,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在图③与图④中保持了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2)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木块重约7N,滑轮重为1N、铁架台、刻度尺、足够大的量杯、足量的水和细棉线(自重不计),图中每种器材各有一件. 请你利用图中的一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木块所受重力的实验方案:
①写出选用器材的名称:
弹簧测力计、轻质滑轮、铁架台、细棉线、木块
弹簧测力计、轻质滑轮、铁架台、细棉线、木块

②写出主要测量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所测的物理量:
a、将木块挂在动滑轮挂钩上,细棉线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固定在弹簧测力计上;即
在铁架台上用细线和滑轮组成一个动滑轮;
b、保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静止;
c、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d、计算木块受到的重力:弹簧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拉木块,则2F=G+G滑轮
木块重力为G=2F-G滑轮=2F-1N;
a、将木块挂在动滑轮挂钩上,细棉线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固定在弹簧测力计上;即
在铁架台上用细线和滑轮组成一个动滑轮;
b、保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静止;
c、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d、计算木块受到的重力:弹簧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拉木块,则2F=G+G滑轮
木块重力为G=2F-G滑轮=2F-1N;

③木块重力的表达式:
G=2F-1N
G=2F-1N

分析:(1)探究影响浮力的因素,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清楚图示情景,然后答题.
(2)由题知,木块的重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不能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木块的重,必须借助省力机械(动滑轮)完成;因为使用动滑轮可省一半的力,再根据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重力以及动滑轮重力的关系,表达出木块的重力.
解答:解:(1)分析比较图①②③,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在图③与图④中保持了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2)采用动滑轮省力的原理完成此实验;拉力F=
1
2
(G+G)=
1
2
(G+1N);故G=2F-1N.
①选用器材的名称:弹簧测力计、轻质滑轮、铁架台、细棉线、木块;
②实验方案:
a、将木块挂在动滑轮挂钩上,细棉线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另一端固定在弹簧测力计上,即在铁架台上用细线和滑轮组成一个动滑轮;
b、保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静止;
c、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d、计算木块受到的重力:弹簧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拉木块,则2F=G+G滑轮,木块重力为G=2F-G滑轮=2F-1N;
③木块重力的表达式:G=2F-1N.
故答案为:(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控制变量法;(2)如上所述.
点评:(1)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了动滑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审好题,看出“木块的重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本题的关键;当然还可以根据浮力的知识求木块的重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通辽模拟)一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为32 cm3,把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后,原水下部分又有24 cm3体积露出水面,
求:(1)木块的体积.
(2)木块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通辽模拟)一名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450N的重物,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200N,重物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通辽模拟)某校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电子秤”,实际上是压力测量仪,用它来称量物体的重量,其原理结构如图所示.图中A为金属片,B为金属板,R1=24Ω,R2是最大值为72Ω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12V不变.问:
(1)图中的重量表应该用什么电表改装?R1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当金属片A上放重物、开关S闭合时,请说明电子秤称量物体重量的原理.
(3)当称量物体重量达到最大值时,R2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通辽模拟)一个蹲着的人如果突然站起来,会由于脑部暂时缺血而感到头晕,能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物理知识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通辽模拟)冬天,地处北部山区的一些居民,为了室内的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把纸条粘在室外的窗缝处.请你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为什么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