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几种测量工具使用后显示的情况,由图甲可知,绕在铅笔上的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密绕20圈,其直径为 , 由图乙可知,秒表表示的时间为 . 由图丙可知,温度计的示数为 , 由图丁可知,体温计的示数为

【答案】0.25cm;4min41.9s;﹣8℃;38.3℃
【解析】(1)由图可知线圈长度L=5.00cm,线圈匝数n=50,故金属丝直径d= =0.25cm.(2)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4min和5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0.5s,而大盘指针在41.9s,因此秒表读数为4min41.9s;
由图丙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10”在“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8℃;
由图丁知体温计的读数是38.3℃.
故答案为:0.25cm;4min41.9s;﹣8℃;38.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对光具有作用,因此,凸透镜又叫做透镜;属于凹透镜的是 , 对光具有作用,因此,凹透镜又叫做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关系.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填“点燃”、“未点燃”)的同样大小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A”或“B”)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5)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机器

B. 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C. 热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D. 热机是利用化学能来做功,它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表所示:

时间/min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中A、B所示,则图中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如图甲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
(3)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分钟时的数据;
(4)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5)在丙图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正确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6)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空瓶的质量为200g,盛满水后质量是1.2kg,若用这个瓶盛满某液体,液体和瓶的总质量是13.8k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装满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宋代范仲俺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字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A. 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B.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C. 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 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汽油机的参数上写着飞轮转速为2 400 r/min”,它表示该汽油机在1 s内对外做功的次数是(  )

A. 2 400 B. 1 200

C. 40 D.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咙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完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作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作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选填“大”或“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是正确的.
(3)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假设;
b.分析归纳;
c.得出结论;
d.实验研究;
e.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