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物体的浮与沉》学习中知道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则称为悬浮.不少同学认为只要是平衡状态下也可以称为悬浮状态,大林同学提出如果在水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液体阻力的作用不可称为悬浮状态,为此全班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认为若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算悬浮状态,同时提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上网查询资料了解到同一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所受阻力与物体的迎流面积(形状)和物体运动速度有关.为了探究在液体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同学们借助自制潜水艇进行了下列探究.
(1)让自制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如图A,然后再其底部放置一些体积相同质量忽略不计的泡沫小球(如图B),通过不断调整发现自左向右在底部依次黏贴1个、4个、9个泡沫球,然后使其从水底部浮起,当上浮一段时间进入指定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潜水艇的运动过程,如图C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对于在底部黏贴泡沫小球而不是其它地方黏贴的目的是
保证每次实验时物体的迎流面积(或形状)都相同
保证每次实验时物体的迎流面积(或形状)都相同


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三次潜水艇上浮运动的速度之比是
1:2:3
1:2:3
,他们受到的液体阻力之比是
1:4:9
1:4:9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物体在液体中受阻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物体在液体中受阻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2)为了研究“阻力与迎流面积(形状)的关系”,同学们提出改变迎流面积(形状),利用如图所示的潜水艇由水底同时浮出,比较潜水艇浮出水面的先后顺序即可比较所受阻力的大小,这样的方案
不可行
不可行
(“可行”或“不可行”),请你在图中的虚线框内设计一种改进的方案简图(两个潜水艇模型即可),并作简单说明.说明:
本题中潜水艇是上浮的,因此要设计本题的迎流面积主要看上表面的设计,前提是要求潜水艇两次的体积和重力相同,确保上升时其它条件相同,仅改变阻力大小,再来看运动改变
本题中潜水艇是上浮的,因此要设计本题的迎流面积主要看上表面的设计,前提是要求潜水艇两次的体积和重力相同,确保上升时其它条件相同,仅改变阻力大小,再来看运动改变


(3)在一次实际的操作中,某同学让自制潜水艇以5cm/s的速度匀速直线下潜,至杯底后排出50cm3的水后,该潜水艇以5cm/s的速度进而匀速直线上浮,潜水艇的外壳及体积不发生改变,试求该潜水艇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到的阻力约为
C
C

A.1N            B.0.5N           C.0.25N           D.0N.
分析:(1)此实验是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资料得知,同一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所受阻力与物体的迎流面积(形状)和物体运动速度有关,要探究阻力和运动速度的关系,应保持每次的迎流面积相同;
根据图象确定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由公式v=
s
t
分析速度的大小关系;
(2)要探究所示阻力与迎流面积的关系,只改变迎流面积,保证其他条件与上相同;
(3)根据要求判断出潜水艇匀速上升和下降时所受水的阻力方向,根据平衡关系列出关系式,得出阻力的大小.
解答:解:(1)根据资料得知,同一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所受阻力与物体的迎流面积(形状)和物体运动速度有关,在底部黏贴泡沫小球而不是其它地方黏贴,为了保证每次实验时物体的迎流面积(或形状)都相同;
由图C知,设每段长度为s,每个时间间隔为t,则:
v1=
9s
9t
=
s
t

v2=
8s
4t
=
2s
t

v3=
9s
3t
=
3s
t

所以v1:v2:v3=1:2:3;
因为三次潜艇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1=G,f2=4G,f3=9G,则:
f1:f2:f3=1:4:9;
由上分析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阻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2)由图D知,在迎流面积改变时,物体的重力和体积也发生了变化,为控制其它变量不变,所以不可行;
本题中潜水艇是上浮的,因此要设计本题的迎流面积主要看上表面的设计,前提是要求潜水艇两次的体积和重力相同,确保上升时其它条件相同,仅改变阻力大小,再来看运动改变,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3)潜水艇两次运动的速度相同,所以受到阻力的大小相同,潜艇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当潜艇下降时受力如图所示:

则F+f=G    ①
排出水的重力,△G=mg=ρVg=1.0×103kg/m3×50×10-6m3×10N/kg=0.5N;
潜艇上升时受力如图所示:

则F=f′+G-△G    ②
f=f′③
联立①②③得:f′=
△G
2
=
0.5N
2
=0.25N,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1)保证每次实验时物体的迎流面积(或形状)都相同;1:2:3;1:4:9;物体在液体中受阻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2)不可行;见上图所示;说明:本题中潜水艇是上浮的,因此要设计本题的迎流面积主要看上表面的设计,前提是要求潜水艇两次的体积和重力相同,确保上升时其它条件相同,仅改变阻力大小,再来看运动改变;
(3)C.
点评:此题是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时涉及到了有关速度及重力、浮力公式的应用,其中(3)能够正确判断出阻力的方向及阻力和浮力的大小不变是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房山区一模)乐乐想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质量与它排开的液体质量”的关系.于是他找来了一架天平(带砝码)、一个大溢水杯、两个相同的小烧杯、足量的水和五个不同的小球,完成了这个实验.(小烧杯放入水中不倾斜,小球全部放入浮在水面上的烧杯时,烧杯不会沉入水中)
(1)请写出他的实验步骤
(2)根据你所学的有关知识,你认为实验的结论是
正确的
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 北师大版 题型:048

阅读材料:

我国古代对浮力的认识及应用

  大约在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认识和应用浮力了,是世界上应用浮力最早的国家之一.当时是利用较大的独木,从中间挖成槽形,放在江河的水中漂流,称为独木舟.人们利用它来载人和装运收获的猎物.后来又发展到用木板做成船体,在江河中代替独木舟航行.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以后各个朝代对船的形状和结构又进行了多次改进,使木船不仅能在内河、湖泊中航行,还制造了能适用于大海、大洋中航行的大型船舶.明朝时的郑和出使西洋用的大型“宝船”船队,其船体在结构上合理、精致、美观,都达到了古代造船工艺史上的巅峰.这一伟大的成果,是古代造船史上非常光辉的业绩,是我们祖先对世界航海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

  浮桥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应用浮力的伟大奇迹,在公元前8世纪周朝时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以后的年代,发展到不仅可以在小河上架起浮桥,而且像黄河这样的大河上也架起了浮桥.相传在11世纪初,在蒲州附近潼关以北的黄河上曾架起一座很大的浮桥,浮桥的缆绳用8只铁牛系住,这些铁牛立于两岸,每只铁牛重数万斤.后来由于洪水泛滥,浮桥被冲垮,铁牛也沉入河中.如何把铁牛打捞起来,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比较困难的.和尚怀丙派人潜入水中,用铁索把铁牛和两只装满泥土的大船系在一起,然后再把船中的泥土除去,利用大船所受的浮力,把铁牛拉上来.

  利用物体的沉浮原理估测液体的密度,在我国宋、元时代已经开始.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密度的测定主要是和古代的制盐业密切联系的,即由于估测盐水的需要,发展了液体密度的测量技术,为晒盐业提供了条件.11世纪,姚宽在台州做官时,为了检查盐商是否舞弊,他首创了一种简单的估测盐水密度的方法.选用体积大体相同,而质量不同的莲子十粒,当把莲子放在盐水中时,如果这些浮沉子——莲子有5粒以上浮起,说明盐水是最浓的;如果有三四粒莲子浮起,说明此盐水是浓盐水;如果不足3粒莲子浮起,说明此盐水是稀盐水.到了元代,经进一步改进,制造了便于携带的简单装置.取四个莲子,分别用四种不同浓度的盐水浸泡,放在一个竹筒内,便成为简单的测定盐水浓度的装置.如果要测某种盐水的浓度,只要把待测盐水的一小部分装入筒内,观察各类莲子浮起的情况,便可以估测盐水的浓度.到了明代,测定盐水浓度的方法进一步简化,选一粒轻重合适的莲子,放在竹筒内,当把待测的盐水放入竹筒中时,如果莲子浮在水面上成横倒形,则盐水最浓;如果成垂直形,则盐水次浓;如果莲子沉而下浮,则盐水不浓.我国古代这种简单估测盐水浓度的方法,与现代密度计的原理相似,这说明我国古代对浮力的研究与应用已经相当深入了.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为世界航海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著名人物是谁?

(2)和尚怀丙是采用什么办法打捞沉入河里的铁牛的?

(3)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我国明代估测盐水浓度的方法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素质教育新学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题型:064

阅读材料:

我国古代对浮力的认识及应用

  大约在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认识和应用浮力了,是世界上应用浮力最早的国家之一.当时是利用较大的独木,从中间挖成槽形,放在江河的水中漂流,称为独木舟.人们利用它来载人和装运收获的猎物.后来又发展到用木板做成船体,在江河中代替独木舟航行.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以后各个朝代对船的形状和结构又进行了多次改进,使木船不仅能在内河、湖泊中航行,还制造了能适用于大海、大洋中航行的大型船舶.明朝时的郑和出使西洋用的大型“宝船”船队,其船体在结构上合理、精致、美观,都达到了古代造船工艺史上的颠峰.这一伟大的成果,是古代造船史上非常光辉的业绩,是我们祖先对世界航海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

  浮桥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应用浮力的伟大奇迹,在公元前8世纪周朝时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以后的年代,发展到不仅可以在小河上架起浮桥,而且像黄河这样的大河上也架起了浮桥.相传在11世纪初,在蒲州附近潼关以北的黄河上曾架起一座很大的浮桥,浮桥的缆绳用8只铁牛系住,这些铁牛立于两岸,每只铁牛重数万斤.后来由于洪水泛滥,浮桥被冲垮,铁牛也沉入河中.如何把铁牛打捞起来,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比较困难的.和尚怀丙派人潜入水中,用铁索把铁牛和两只装满泥土的大船系在一起,然后再把船中的泥土除去,利用大船所受的浮力,把铁牛拉上来.

  利用物体的沉浮原理估测液体的密度,在我国的宋、元时代已经开始.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密度的测定主要是和古代的制盐业密切联系的,即由于估测盐水的需要,发展了液体密度的测量技术,为晒盐业提供了条件.11世纪,姚宽在台州做官时,为了检查盐商是否舞弊,他首创了一种简单的估测盐水密度的方法.选用体积大体相同,而质量不同的莲子十粒,当把莲子放在盐水中时,如果这些浮沉子--莲子有5粒以上浮起,说明盐水是最浓的;如果有三四粒莲子浮起,说明此盐水是浓盐水;如果不足3粒莲子浮起,说明此盐水是稀盐水.到了元代,经进一步改进,制造了便于携带的简单装置.取四个莲子,分别用四种不同浓度的盐水浸泡,放在一个竹筒内,便成为简单的测定盐水浓度的装置.如果要测某种盐水的浓度,只要把待测盐水的一小部分装入筒内,观察各类莲子浮起的情况,便可以估测盐水的浓度.到了明代,测定盐水浓度的方法进一步简化,选一粒轻重合适的莲子,放在竹筒内,当把待测的盐水放入竹筒中时,如果莲水浮在水面上成横倒形,则盐水最浓;如果成垂直形,则盐水次浓;如果莲子沉而下浮,则盐水不浓.我国古代这种简单估测盐水浓度的方法,与现代密度计的原理相似,这说明我国古代对浮力的研究与应用已经相当深入了.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为世界航海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著名人物是谁?

(2)和尚怀丙是采用的什么办法打捞沉入河里的铁牛的?

(3)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我国明代估测盐水浓度的方法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房山区一模 题型:问答题

乐乐想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质量与它排开的液体质量”的关系.于是他找来了一架天平(带砝码)、一个大溢水杯、两个相同的小烧杯、足量的水和五个不同的小球,完成了这个实验.(小烧杯放入水中不倾斜,小球全部放入浮在水面上的烧杯时,烧杯不会沉入水中)
(1)请写出他的实验步骤
(2)根据你所学的有关知识,你认为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09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乐乐想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质量与它排开的液体质量”的关系.于是他找来了一架天平(带砝码)、一个大溢水杯、两个相同的小烧杯、足量的水和五个不同的小球,完成了这个实验.(小烧杯放入水中不倾斜,小球全部放入浮在水面上的烧杯时,烧杯不会沉入水中)
(1)请写出他的实验步骤
(2)根据你所学的有关知识,你认为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