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
(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与第一次相同,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或“<”)F1,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
 
(选填“>”、“=”或“<”)第一次做的功.
(3)如果他想探究杠杆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在上述(1)实验基础上,接下来他应将3只钩码悬挂在
 
点(填“B”或“C”),并使钩码上升
 
高度(填“相同”或“不同”),测出拉力和A点移动的距离.
分析:(1)使用杠杆克服钩码的重力做功,有用功等于克服钩码重力做的功,总功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的功,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2)从图中可以看出,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时,重力的力臂大于在B点重力的力臂,而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情况,再分析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变化,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得出弹簧测力计做功的变化情况.
(3)探究杠杆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利用控制变量法,使其它因素均不变,只改变物重的大小.
解答:解:(1)有用功为W=Gh2=2mgh2,总功W=F1h2,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W
W
×100%=
2mgh2
F1h1
×100%.
(2)钩码的悬挂点在B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1?OA=G?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2?OA=G?OC;从图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有用功不变,但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又因为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3)探究杠杆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在上述(1)实验基础上,应将3只钩码悬挂在B点,并使钩码上升相同高度,测出拉力和A点移动的距离.
故答案为:(1)
2mgh2
F1h1
×100%;(2)>;<;(3)B;相同.
点评:本题考查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把握有用功、总功的计算方式,明确机械效率的表达式,知道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惠山区二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
(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2mgh2
F1h1
×100%
2mgh2
F1h1
×100%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为h2,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或“<”)F1,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
(选填“>”、“=”或“<”)第一次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石景山区一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沸腾4min后停止加热,数据表格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温/℃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1)由此可知水的沸点为
98
98
℃,水面处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选填“高”或”“低”).
(2)当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不变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若烧杯中的水吸收2.4×105J热量,至少需要燃烧酒精
8
8
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建邺区一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移至图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
缩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照相机
照相机
就是应用此原理来工作的.为了使光屏上成的像大一些,在不移动透镜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
移(选填“左”或“右”,下同),同时将光屏向
移到合适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测量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斜面倾角 斜面材料 物重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W/J 总功W/J 机械效率η
1 30° 玻璃 7 0.5 4.9 1 3.5 4.9 71.4%
2 30° 木板 7 0.5 6.0 1 3.5 6.0  
3 30° 毛巾 7 0.5 6.5 1 3.5 6.5 53.8%
4 20° 木板 7 0.34 4.9 1 2.38 4.9 48.6%
5 15° 毛巾 7 0.26 5.1 1 1.82 5.1 35.7%
(1)在第1、2、3次试验中,改变斜面的材料的目的是
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
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

(2)在第二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58.3%
58.3%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2.5
2.5
N.
(3)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其他条件一定时,
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小
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小

(4)若通过分析第1、4、5次实验数据,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没有控制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
(1)小明在斜面中点处放一金属片,用停表记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至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并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 s1
(2)小明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终点,在斜面中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s2
(3)用测得的数据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小明发现v1=v2,于是得出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做匀速直线运动.
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妥当吗?
不妥当
不妥当
;为什么?
小车从斜面中点滑到底端,与小车从顶端滑到中点的运动过程相同,不能探究小车下滑时速度的变化
小车从斜面中点滑到底端,与小车从顶端滑到中点的运动过程相同,不能探究小车下滑时速度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