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实验小组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1)当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处于
不平衡
不平衡
(“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调节两端的
平衡螺母
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2)实验中改变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其目的是
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3)有的同学按图乙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B
B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没有改变杠杆的位置,应当换个地方再做实验
(4)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在A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力臂变小了
力臂变小了
分析:(1)①当杠杆使用前不平衡时,应该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静止时或杠杆匀速转动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使实验简单化,便于探究.
(2)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普遍结论.
(3)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
(4)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弹簧测力计倾斜,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
解答:解:(1)当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处于不平衡状态,.此时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中改变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其目的是:测出多组实验数据,得出普遍结论.
(3)“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是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条件下得出的,也就是实验过程中没有改变动力或阻力的方向.故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4)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时,拉力的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拉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不平衡;平衡螺母;
(2)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3)B;
(4)变大;力臂变小了.
点评:(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因此在此实验中我们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直接读出力臂.
(2)为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3)当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竖直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力臂在杠杆上,倾斜作用在杠杆上力的力臂在杠杆以外的位置上,力臂变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图所示是某校物理实验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某一次杠杆平衡后,保持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使其向右移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变大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
(2)一实验小组得到的两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20 1 10
2 1 8 2 4
这两组数据中,有一组实验数据肯定有错误.经检查,发现是测量时动力臂时读错了,动力臂的实际值应该是
5cm
5cm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1/N 阻力臂l1/cm
4 5 5 4
(3)另一实验小组的同学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们的实验存在什么问题?
他们只从一次是研究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实验结论必须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得出.
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不能相加.
他们只从一次是研究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实验结论必须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得出.
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不能相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A:某小组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1)当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处于
平衡
平衡
(“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
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消除杠杆自身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消除杠杆自身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实验中改变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其目的是
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3)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在C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其力臂减小
其力臂减小

B: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杠杆机械效率”的装置,每个钩码重为G,O为支点.
(1)将2只钩码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2mgh2
F1h1
×100%
2mgh2
F1h1
×100%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将2只钩码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为h2,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大于
大于
(大于/等于/小于)F1
(3)将3只钩码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2,则与前两次相比,第三次杠杆的机械效率
最大
最大
(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A:某小组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1)当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处于    (“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                      
(2)实验中改变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其目的是                       
(3)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在C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B: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杠杆机械效率”的装置,每个钩码重为G,O为支点.

(1)将2只钩码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将2只钩码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为h2,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大于/等于/小于)F1
(3)将3只钩码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2,则与前两次相比,第三次杠杆的机械效率       (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无锡北塘区刘潭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实验小组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1)当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处于      (“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调节两端的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2)实验中改变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其目的是                

(3)有的同学按图乙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没有改变杠杆的位置,应当换个地方再做实验

(4)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在A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