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秦山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位于东海之滨美丽富饶的杭州湾畔,是中国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1985年3月浇灌第一罐核岛底板混凝土,199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1994年4月设入商业运行,1995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它的建成投产结束了祖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是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光辉典范,同时也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秦山核电站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进行研究设计,同时也十分重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在建设中。尽量利用国内技术和条件,同时引进了一些国内一时难以解决的关键设备和材料;    设备按台件统计,国产占95%,进口占5%;按资金统计,国产占70%,进口占30%。这种建设模式被证明是成功的,对我国以后的核电发展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增强了我们走自主发展核电道路的决心。秦山核电站投入运行10年来,运行业绩良好,截至2002年4月,  已累计发电175亿千瓦时,平均负荷因子为65.51%。  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上缴各种税费近8亿元,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0年来,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经验,不仅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而且通过一系列的材料状态整治和技术改造,确保了电站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2001年是电站并网发电10周年,机组连续功率运行331天,创10年运行的最好成绩,为推广核电国产化新形象作出了贡献。10年的安全稳定运行充分说明:我国有能力设计制造核电站,也能运行管理好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无愧于“国之光荣”的称号。

    安全是核电站的生命,核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管理。根据国家核安全法规及有关国际核安全导则等文件的要求,秦山核电站确立了一套能够有效运作的组织机制,建立了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保证电站的安全生产,制定了质保、核安全、辐射防护、环境监测、应急:住备、培训、维修、在役检查、废物管理等领域的管理大纲。每个管理大纲都明确规定管理目标、原则、内容方法、要求程序、组织和指挥体系、职责分工等。编制了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管理制度、细则、规程、程序等各类管理文件。经过10年的发展和完善,电站现有13类165个生产管理制度,14类61个行政管理制度,22类 203份运行规程,8类22份运行图,5类19份运行手册,11类150份试验规程,23类 428份维修规程,2类7份维修图册。完善的管理制度使电站运行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了核电站的安全运行。

    目前,泰山核电站三道屏障完整,三废排放控制有效。放射性物质年排放总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限值,达到国际同类核电站的先进水平。环境监测结果表明,秦山核电站是安全、清洁的,未对其周围辐射环境产生任何可察觉的影响。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环保企业。

    10年的安全运行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为中国核电的后续发展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运行、维修技术人才,达到了原先设想“掌握技术、培养队伍、积累经验,为中国进一步发展核电打好基础”的目的。   

    秦山核电站从建设之初,就备受党和国家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不少中央领导同志都先后视察过秦山核电站,对秦山核电站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中国核电从秦山起步,秦山核电站将继续秉承中国核工业的光荣传统,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科学至上”的原则,展中国核电国产化能力,树核能安全环保形象,为核工业发展再创辉煌。

(1)秦山核电站的核心部分是什么?它是利用什么形式获取核能的?

    (2)谈谈你对核能利用的认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惠州一模)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3年3月20日,东莞冰雹致多人死伤.冰雹中最大风力达14级,无情的龙卷风.强降雨和冰雹等自然灾害,带走了9人的生命,造成272人不同程度受伤,一些树主干及小果被冰雹打伤,部分蔬菜大棚倒塌或还有一些车辆的外壳受损.在另一时间,贵州台江县也遭遇特大冰雹灾害袭击直径达35毫米,平均重量18g,如图所示,冰雹砸伤20余人冰雹是从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一种固态降水.那么冰雹是怎么形成的呢?冰雹,人们常称为雹.冰雹是在对流云中形成,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若随著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在它上升运动过程中,并会吸附其周围小冰粒或水滴而长大,直到其重量无法为上升气流所承载时即往下降,当其降落至较高温度区时,其表面会溶解成水,同时亦会吸附周围之小水滴,此时若又遇强大之上升气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则又凝结成冰,如此反覆进行如滚雪球般其体积越来越大,直到它的重量大于空气之浮力,即往下降落,若达地面时未溶解成水仍呈固态冰粒者称为冰雹.
(1)龙卷风是一种涡旋:空气绕龙卷的轴快速旋转,龙卷风中心气压较
,近地面几十米厚的一薄层空气内,气压较
,气流被从四面八方吸入涡旋的底部,并随即变为绕轴心向上的涡流.
(2)冰雹是地面上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
液化
液化
后变成水,然后水随著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
凝固
凝固
成冰粒.(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由于此次冰雹的重量较大,因此对人和蔬菜大棚倒塌或还有一些车辆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若一块18g的冰雹从1000m的高空落下时
重力势
重力势
能转化为
能,若冰雹在此下落过程中温度升高了5℃,则这块冰雹吸收了
189
189
J的热量.(假设冰雹下落过程中状态不变,c=2.1×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物质的粘性
初春的早晨,小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售货员将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小丽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不像流水那样.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呢?也就是说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丽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说: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也就是说,如果让同一种液体从相同的斜面流下,温度低时需要的时间长,温度高时需要的时间短.小丽赶回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如图19所示,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小丽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在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小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他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小丽象科学家那样得出了结论,请你回答:
(1)小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
温度
温度
的升高,它的粘性
越小
越小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
B
B
图象来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小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
粘性
粘性
转换成可以测量的
时间
时间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丽是按照怎样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的?
答:
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进行猜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试验
进行试验
→分析与论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南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为节约能源.某型号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通过小型发电机将减速运动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表中所示是该型号汽车的部分技术参数,其中储能效率是指汽车正常行驶时关闭发动机,直至汽车停止的过程中,通过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耗油量是指汽车正常行驶l00km消耗燃油的体积.
测试中,先让汽车正常行驶,然后关闭发动机,分别测出开启和关闭发电机两种情况下,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对应的速度大小v,计算出动能Ek,作出Ek一s图象,如图所示.
××型汽车
总质量(kg) 1200
储能效率(%) 60
耗油垃(L/100km) 10
(1)发电机是根据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
原理发电的.发电过程中,动能除了转化为电能外,由于线圈有电阻,还有部分能量转化为
能.
(2)汽车正常行驶100km,消耗燃油的质量为
7
7
kg,完全燃烧这些燃油产生的热量为
3.22×108
3.22×108
J(燃油的密度ρ=0.7×103 kg/m3,热值q=4.6×107J/kg).
(3)测试时,汽车在大小为800N的牵引力作用下,以25m/s的速度正常行驶1000m.此过程中,汽车
B
B

A.受到的阻力为1.2×104J
B.行驶的时间为40s
C.牵引力做的功为3.2×108 J
D.牵引力的功率为80kW
(4)由图象可知,表示开启发电机进行测试的图线是
(填“①”或“②”),判断的依据是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动能不变,当关闭发动机后,速度减小,动能减小,但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动能与路程的图象应是②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动能不变,当关闭发动机后,速度减小,动能减小,但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动能与路程的图象应是②

(5)若汽车正常行驶时的动能Ek0=3.75×105J,某时刻关闭发动机,同时发电机开始工作,最终有
1.5×105
1.5×105
J的动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
眼睛常用来确定发声物体的位置,但如果你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所以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但是如果只用一个话筒将舞台上的声音放大后播放出来,我们听到的就不再是立体的声音.要想重现舞台上的立体声,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把两只话筒放在左右不同的位置(相当于人的两只耳朵),用两条线路分别放大两路声音信号,然后通过左右两个扬声器播放出来.这样,我们就会感到不同的声音是从不同的位置传来的,这就是常说的双声道立体声.
(1)双耳效应是指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2)人们之所以听到的声音是立体声,是因为
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

(3)要想录制立体声,至少要
只话筒,并用
个声道播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