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D. 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答案】C

【解析】

(1)根据像距和物距的关系焦距的大小;

(2)根据焦距的大小,由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进行判断;

(3)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4)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20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则u=2f,故f=10cm,故A错误;

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时,物距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故C正确;

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光屏上接收不到像,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眼睛健康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与眼睛有关的光学问题:

(1)如图甲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_____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的系统

C.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D.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2)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_____(选填“乙”或“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4.2×103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0.39×103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是段(ac、cb或ab),当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 , 电路中的电流变 , 灯泡变 , 电压表的示数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7D电影是立体影片的基础上增加了运动座椅,随着影片的播放,能让观众跟随座椅一起感受到颠簸、震颤等效果,大大增加了观众身临其境的观影融入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座椅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 以人为参照物,座椅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D. 以座椅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过程中热量,产生的湿冷空气被风机吹出.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霞同学听老师讲了伽利略观察教堂吊灯的故事后,她猜想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的质量m,摆的长度l以及摆动的幅度s有关。于是她在一根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螺帽做成了一个摆,如图所示。

(1)为了探究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的长度是否有关,她应该控制摆的幅度s和摆的________不变,只改变摆的________

(2)上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推理法

(3)小霞同学发现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比较短, 难以测准。为了减小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人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后,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关于这种水瓶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 7个水瓶发出声音的响度大致相同

D. 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