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m/s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求:
(1)石料受到的重力;
(2)石料没入水中时石料下底面所受到的水的压强;
(3)全部没入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4)该石料的密度.

【答案】
(1)解:由图象可知,当h=0~2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400N,此时圆柱体石块处于空气中,圆柱体石块重力G=F=1400N

答:石料受到的重力是1400N


(2)解:由图象可知,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h=4m﹣2m=2m,

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2m=2×104Pa

答:石料没入水中时石料下底面所受到的水的压强是10000Pa;


(3)解:当h=2m以后,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900N,

则圆柱体石块完全浸入水中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F=G﹣F′=1400N﹣900N=500N

答:全部没入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500N;


(4)解:因为圆柱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由FgV可得圆柱体的体积:

V=V= = =0.05m3

圆柱体石块的密度:

ρ= = = = =2.8×103kg/m3

答:该石料的密度是2.8×103kg/m3


【解析】(1)由图可知AB段圆柱体未浸入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石块的重力;(2)由图象可知,当圆柱体在刚浸没时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此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3)由图可知,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的情况,读出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测力计对圆柱体的拉力,根据称重法求出圆柱体石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4)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gV求得圆柱体石块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和G=mg求出圆柱体的密度.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和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密度公式:ρ = m/v;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p=ρgh ρ指密度,单位kg/m3,g=9.8N/kg, h指深度,单位:m,压强单位(Pa) 注意:h 指液体的深度,即某点到液面的距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寒山寺的钟声响过后,余音缭绕,其主要原因是

A. 钟声的回声 B. 大钟还在振动

C. 虽然钟声停止了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 人听觉的一种延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骑自行车下坡时,人不蹬车,车速也会加快,这是因为(  )

A. 人与车的动能减少

B. 人与车的重力势能不变

C. 人与车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D. 人与车的重力势能转为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猴年到了,猴赛雷同学将他发明的令人称奇的“关门装置”(如图)展示给大家.请仿照示例,根据图中场景从A、B、C、D、E、F、G中任选四个环节,指出各自涉及的物理知识及注意事项.(不得与示例相同)

序号

环节﹣涉及的物理知识

注意事项

示例

L剪刀﹣杠杆

剪刀须转动灵活

1

2

3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如图所示方法连接,要使这两只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1、P2放在( )
A.滑片P1放在最右端,滑片P2也放在最右端
B.滑片P1放在最左端,滑片P2也放在最左端
C.滑片P1放在最右端,滑片P2放在最左端
D.滑片P1放在最左端,滑片P2放在最右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教室内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________ V;研究表明,人体安全电压________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采用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研究方法。以下探究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

A. 探究燃烧的条件

B. 探究磁场的方向

C. 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探究动能的大小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拿一张硬纸片,让一端伸到架起的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先慢慢转,后加速转,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电路,小灯泡L1、L2联,电压表测的是两端的电压.若电源电压为3V,使用适当的量程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L1两端的电压是V,L2两端的电压是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