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电阻AB连接在某一电路,通过它们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

A.电阻A的阻值为

B.当通过电阻B的电流为0A时,电阻B的阻值为

C.当电阻AB串联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时,它们的电功率之比为

D.当电阻AB并联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时,5min它们产生的电热之比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的计算,电热的计算,应用I-U图象和欧姆定律解题。

A.由图象可知,电阻ABI-U图象是倾斜的直线,则两个都是定值电阻,当A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A,那么A的电阻

A符合题意;

B.导体的电阻是其本身的一种性质,其两端有无电压,不会影响其电阻的大小,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象可知,电阻AB串联,电源电压为3V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应该是0.2A,此时AB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0V2.0V,根据P=UI得,各电阻的电功率之比为

PA:PB=UA:UB=1.0V:2.0V=1:2

C符合题意;

D.当电阻AB并联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时,由图象可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分别为0.6A0.3A,根据Q=UIt得,在5min内,两电阻产生的电热之比

QA:QB=IA:IB=0.6A:0.3A=2:1

D符合题意。

故选A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两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质量的空气,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

1)图甲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________的关系。

2)图乙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________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_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

(3)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4)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填“大”或“小”).

(5)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6)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选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只定值电阻,R1标有“10Ω1A”,R2标有“20Ω 0.5A”。现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到某一电源上,为了不损坏电阻,该电源电压不得超过_____V;若将它们并联,为了不损坏电阻,干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场暴风雪过后,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Kouttron操作着机器人吹雪机上路清雪,吹雪机器人把道路上的雪吸进“肚子里”,再把雪吹向路边。机器人前面的两只大眼睛车灯可以用以照明,还可以单独闪烁用于表示转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

B.雪被吹向空中,它的机械能不变

C.雪被吹起来的时候,它的惯性会变大

D.机器人前面的两只大眼睛车灯是并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小亮将质量相同的冰和固态食用油(用肉炼制的)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在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中的AB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和食用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知,物质______(填“冰”或“食用油”)是晶体;

(2)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其中的“适量”指的是______

(3)两种物质全部熔化后,继续对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两个试管中的液体都不会沸腾,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的原因是______,食用油不能沸腾的原因是温度无法达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所画的几种日常生活情景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从岸上看水中物体的光路图

B.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C.家庭电路的连线情况

D.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F的力臂是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所示装置做探究电磁感应实验,得到如下记录表格(实验中磁铁不运动):综合分析上列实验记录,解答下列问题:

(1)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

①电路必须是闭合的,该结论是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得出的;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4 得出的结论;_____

(2)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因素是:

①导体的运动方向,该结论是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得出的;

②磁场的方向,该结论是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 得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器材,容器正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在甲的左、右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橡皮膜向左凸起;在乙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种液体后,橡皮膜相平。

(1)甲实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

(2)乙实验中左侧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右侧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若测得图乙中左、右两侧液面到薄膜处的深度分别为12cm15cm,则右侧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

(4)若把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图乙水和液体中,两物体都漂浮,且液体都不溢出,橡皮膜向右凸起,则两物体质量mA_______mB(“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