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取下”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沿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光屏上能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实验结果表明:
(1)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
(填“前”或“后”)移,从而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2)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镜片是
透镜.
(3)近视眼镜的作用是将光线
发散
发散
(填“会聚”或“发散”).
(4)请举出一项保护视力的具体做法:
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分析:(1)本题主要清楚有近视镜片和拿走近视镜片对像的影响,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判断如何移动光屏才能移到清晰像的位置.
(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解答.
(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从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和用眼卫生等角度去分析.
解答:解:(1)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近视镜片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会后移;
故答案为:后.
(2)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故答案为:凹.
(3)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发散.
(4)要保护视力,不要长时间上网看电视;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要再运动的车上看书等.
故答案为: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认识和了解,本题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前,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后,像会后移到视网膜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倒立
倒立
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焦距
焦距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像距
像距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C
C
        (填以下选项).
A.0~10cm      B.10cm~25cm      C.10cm~极远处      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5)近视眼的镜片是
透镜,远视眼的镜片是
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处.

(1)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上.
(2)在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
e
e
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
a
a
点上,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最小;把烛焰放在
d
d
点上,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最大.
③把烛焰放在b点,光屏上成
倒立
倒立
缩小
缩小
的实像,
照相机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④把烛焰从b点移动到c点后,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光屏上成
倒立
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
投影仪
投影仪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3)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过程 将碎纸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放在真空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罩内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
结论 上述过程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振动
产生的.
上述过程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介质
(2)探究平面镜成像:
器材及装置图 器材:刻度尺、玻璃板、白纸、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
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
物像到平面镜距离
物像到平面镜距离
的关系;
两段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物像大小
物像大小
的关系.选点燃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
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步骤 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纸上立着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这是运用
等效替代
等效替代
法;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立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
像A′.再拿一支未点燃蜡烛B,竖立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
好像点燃一样
好像点燃一样
,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3.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玻璃板是否垂直,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
平面镜
平面镜
的距离.
4.在蜡烛B的位置换用光屏,观察到光屏上
不能
不能
(能,不能)成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
①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②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节
光屏
光屏
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观察像的性质;
③然后再分别改变物距2种情况,重复以上操作,观察成像情况;
④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下表.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物距u 像的性质 应用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正立 虚像或实像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照相机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f 放大 正立 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的模型照相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看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应把
B
B
(选填“A”或“B”)端朝向明亮的室外,否则看不清楚.这时,半透明纸上的物体的像应是缩小的、
倒立
倒立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