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0?哈尔滨模拟)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塑料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分析: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而此实验由于塑料球被弹开,我们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叫做转换法.
解答:解:由于塑料球被弹开,我们可以判定音叉在振动,其实也就是声音产生是由振动产生的,这种物理方法在物理学中叫做转换法.
故选 A
点评:本题目考查内容基础简单,主要看学生对于声音的产生此实验是否掌握牢固并能灵活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哈尔滨模拟)同学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刻度尺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是他们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请你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一):一位同学点燃蜡烛后,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然后移动烛焰和光屏,光屏上却找不到烛焰的像.
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问题二):另-位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测得了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如下表:
试验次数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情况
光屏上的像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正立
1 30 15 成像 缩小 倒立
2 14 35 成像 放大 倒立
3 8 不能测量 承接不到,但眼睛能看到像 放大 正立
请分析该组的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问题三):由同学们的实验记录可知,在实验过程中有的时候光屏上能承接到的烛焰的像,有的时候光屏上承接不到烛焰的像.
请你从能量的角度去解释该现象,并用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或讲述你的实验经历来证明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哈尔滨模拟)冰雪为北国装饰成一幅壮丽的塞外风光,这也是大自然向我们讲述物态变化的美妙.如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液化
液化
成细小的水滴,造就了变化莫测的山间云海;水蒸气在树枝上
凝华
凝华
成冰晶,把树林变成了银色的童话世界.(选填物态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哈尔滨模拟)同学们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有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同学们有异议,请你帮助分析和解决.
(1)一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G;
②组装好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上升;
③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④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⑤根据公式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同学们进行交流之后-致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存在不合理,请你指出该操作步骤
(只写出该步骤的序号);并说明不合理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
(2)另一位同学利用图甲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他记录了如下数据: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2 0.1 0.4 0.3
①同学们对该同学的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发现他的实验结果是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其表现在:
数据中的有用功是O.2J,大于总功O.12J
数据中的有用功是O.2J,大于总功O.12J

②分析他的实验过程,会发现导致实验结果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原因是
测力计的示数读错了,应改为O.8N
测力计的示数读错了,应改为O.8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哈尔滨模拟)在《刻舟求剑》这则成语故事中,刻舟之人最终也没能找到遗失的剑,这是因为在他从“刻舟”到“求剑”的过程中,船相对于岸是
运动
运动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哈尔滨模拟)同学们在做电学实验时需要用一个4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四种规格的电阻,它们的代号和阻值分别是Rl=1Ω、R2=3Ω、R3=6Ω、R4=12Ω.
(1)请你设计两种连接方式,能得到阻值为“4Ω”的等效电阻.
(要求在答题卡相对应题号的线框内,画出连接方式的电路图,并标出电阻的代号,无须做任何说明)

(2)请你对两种连接方式在使用中,对电阻规格上的要求进行说明.
(3)若将得到的阻值为“4Ω”的等效电阻接到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分别计算出连接方式中阻值较小的那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