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要使光屏处在像的位置,在蜡烛和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光屏就向移动,直到屏上的像为止.
(2)在完成(1)基础上,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不动,光屏上得到一个实像.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的向移动.
(4)换用另一块凸透镜,再次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答案】
(1)右;最清晰
(2)倒立;缩小
(3)上
(4)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
【解析】解:(1)由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物距为40cm﹣25cm=15cm,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光屏应向右移动,直到屏上的像最清晰为止;(2)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蜡烛变短,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所以其像向上移动,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的向上移动;(4)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 所以答案是:(1)右,最清晰;(2)倒立;缩小;(3)上;(4)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巧记凸透镜成像的区分:物近像远像变大,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倒立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滑片P向左移动,则螺线管(
A.左端为S极,磁性增强
B.左端为S极,磁性减弱
C.左端为N极,磁性减弱
D.左端为N极,磁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碎冰块的熔化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严格按要求进行实验.

(1)在进行图示装置的装配中,合理的装配顺序为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回答).

(2)在图示的装置中,试管中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

(3)为了完成实验,除图示器材外还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

(4)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数据表格,为了更好更全面地记录整个过程中的现象,你认为在表格中再增加一个__________栏目就更好了.

时间

温度

(5)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则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羽毛球比赛中,空中飞行的羽毛球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动能相等,相比A点,羽毛球在B点时(  )

A.机械能较小,重力势能较大B.机械能较大,重力势能较大

C.机械能较小,重力势能较小D.机械能较大,重力势能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电学基础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利用摩擦的方式创造了电荷,

B.物体摩擦后带正电荷是因为他丢失一些电子

C.规定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D.只要电子在运动,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第一个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 法拉第

B. 安培

C. 奥斯特

D. 焦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C.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

D.汽车刹车后,刹车片的温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831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_发现了_______现象,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造了发电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额定电压为6V的灯泡的功率,保护电阻R0=2Ω.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过程中,通过灯泡的电流I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灯泡的额定功率;
(2)电源的电压;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