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恰好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烛焰移动到距离凸透镜5cm处,调节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C.将烛焰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cm处,调节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答案】C

【解析】

A.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物距与像距相同都等于2倍焦距,即u=v=20cm=2f,则焦距f=10cm,故A错误;

B.将烛焰移动到距离凸透镜5cm处时,uv,是放大镜原理,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在光屏上是承接不到的,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可能成像,故B错误;

C.将烛焰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cm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20cm,是照相机成像原理,故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其他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只是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会变暗,故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Rx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 25°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___;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___________,假如此时再把平面镜逆时针转过20°,则此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各一个,火柴一盒.

(1)在挑选透镜时,小明把两个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光斑,他应该选择___________/透镜来进行实验.

(2)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像,这是因为在实验前小明忽略了实验中的一个操作步骤,这一步骤应是 ___________ .

(3)如图丁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 v 和物距 u 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

(4)当烛焰距凸透镜 3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要使 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________靠近/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5)实验中他不小心用纸把透镜下半部分遮住了,则他看到的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亮度将___________变亮/变暗/不变).

(6)实验后,小明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说明小明同学所带的是___________眼镜.(近视/远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A. 入射角是30° B.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 反射角是60° D. 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增大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3 V,用电阻箱来选用不同的电阻,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适当位置,调节电阻箱使接入电路的电阻为4 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A;电压表示数应为________V.

(2)将电阻箱调到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a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同时记下对应的电流值.

(3)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重复上述操作,得到了下表中所示的数据,通过观察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时,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__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电压一定时,电流I跟电阻R________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这是小明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___(选填相同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小明同学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A点燃,接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 _______为止.

3)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明移开蜡烛B,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然后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屏幕.小明的这个操作过程正确吗?答: 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不正确).

4)此实验不能用家用镜子的镜片进行,是因为家用镜子的镜片__________,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5)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由记录可知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幻灯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照相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A,I2=________A,I=________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采用了更换不同灯泡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