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烧瓶A、B中煤油质量相等,两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电阻丝的阻值R1>R2
(1)烧瓶中不装水而装煤油,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选填“大”或“小”).开关接在干路,是为了控制相同.
(2)闭合开关后,发现B中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则B中电阻丝放出的热量比A中放出的热量(选填“多”或“少”). 由此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电阻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选填“多”或“少”).
(3)电烘箱高温和低温两档的调节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实现的.由上述实验可知:低温档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比高温档要(选填“长”或“短”)一些.

【答案】
(1)大;通电时间
(2)多;少
(3)长
【解析】解:(1)因煤油比水具有较小的比热容,故用煤油比用水更容易看出温度的变化;为了能更准确地控制R1和R2通电时间的相同,将开关接在干路上.故答案为:大;通电时间.(2)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产生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大小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发现B中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则说明B中电阻丝放出的热量比A中放出的热量多;由题目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只有电阻丝的阻值R1>R2 . 所以可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电阻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少.故答案为:多;少.(3)根据 W=Pt=UIt= ,可知为了节省电能接入电路中的总电阻要大,从而使电能转化为内能较少,产生的热量较少,温度较低.故答案为:长.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温度变化越明显越好,应从煤油和水两者的物理特性进行选择;为了控制R1和R2通电时间的相同,将开关接在干路.(2)实验时,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的热量,被煤油吸收,煤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反应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哪个温度上升得快哪个放出的热量就多.由题目可知“两烧瓶A、B中煤油质量相等”“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只有电阻阻值的大小影响了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3)由“低温档”可知其温度上升的慢,说明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的热量少,从而可知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少,根据W=Pt=UIt= ,可得出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路图符号 )和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1)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
(3)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如图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1)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 _______________ ;

2)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

3)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______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______

(2)添加砝码,继续实验,这是为了探究______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小明正确操作,完成实验.

(3)弹簧测力计是本实验中重要的测量器材,以下探究实验,在课本中也用到弹簧测力计的是______(填字母).

A.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B.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4)小明在探究后反思:以上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变如图所示,当他拉出木板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你认为仍然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 匀速直线 相等 压力 C 木块表面粗糙程度不同

【解析】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相等.

添加砝码,继续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增加,这是为了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A.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的影响,没有用到弹簧测力计,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利用的是压强计,没有用到弹簧测力计,故B错误.

C.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故C符合题意.

D.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要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没有用到弹簧测力计,故D错误.

答案为C.

(4)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知,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说明摩擦力是变化的,可能是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造成的。

型】实验题
束】
16

【题目】某小组正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湿度是否有关.他们选择了一块各侧面粗糙程度相同并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作为研究对象.

(1)该实验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上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表中序号为1、2、3的实验记录,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无关;表中序号为3、4、5的实验记录,则可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湿度________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王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实验数据如表: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300

20

30

12

煤油

300

20

30

6


(1)在此实验中,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的不同;也可以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表明的吸热能力大.
(3)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
(4)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这种方法称为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学校实验室新进了一批“2.5V 0.75W”的小灯泡,小华想通过实验探究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否符合规格.实验员提供了以下器材:待测小灯泡、铭牌为“10Ω 2A”、“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电流表、电压表、二节1.5V的干电池、开关、导线.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2)按图连接实物电路图时,开关S应该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调节范围小,原因是:;应换用铭牌为的滑动变阻器;
(4)小明更换器材后完成实验,应用实验数据作出“U﹣I”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得小灯泡实测的额定功率为W,该小灯泡(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制造规格;
(5)由“U﹣I”关系图象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5V时,它的电阻是Ω;进一步分析图象可得小灯泡的电阻随着它两端电压的升高而(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漂浮在液面的实心圆柱体在被压入液体的过程中,圆柱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让高为0.3米的圆柱体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已知ρρ,并在圆柱体上表面施加压力F以改变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同时利用力传感器测得压力F的大小,记录相关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甲液体密度为ρ

表二(乙液体密度为ρ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3、4、5、6712、13、14、1516数据中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数据中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不同液面的实心圆柱体在被压入液体的过程中,当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圆柱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越大。

(3)继续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当圆柱体处于______时,圆柱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不随h的变化而变化。

(4)实验序号1020数据中压力F变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所学的知识,B小组同学又设计了替代力传感器测量压力F的方案:他们将质量已知的硬币放在圆柱体上表面,通过改变硬币的数量来改变h的大小,然后将所放硬币的重力大小作为压力的大小记录在表格中并进行数据分析。你认为B小组同学的探究方案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冬冬实验时所用电路,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50Ω,定值电阻R0为10Ω,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时操作正确并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则在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
A.电流表最小示数是0.3A
B.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的最大电阻是10Ω
C.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是1.5W
D.R0消耗的最大功率是3.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如果测得小车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2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若在测量过程中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会偏 (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