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选择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将其竖直放置,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确定_____________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为止,通过比较发现像与物______

(3)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不清晰,为此小组同学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将实验搬至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通过实验发现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可以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方案二: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通过实验发现这样做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

【答案】 【答题空28-1】较薄 【答题空28-2】像的位置 【答题空28-3】重合 【答题空28-4】大小相等 【答题空28-5】较暗 【答题空28-6】不能 【答题空28-7】B

【解析】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器材的选取是考试中的热点问题,科学研究方法也是考查重点之一。

(1) 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选取该器材的目的是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确定像的位置;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通过比较发现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

(3)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不清晰,解决方案有:

一、在较暗环境中进行实验能看到更清晰的像;

二、如果将蜡烛B也点燃,形成A的像的光并没有增加,所以并不能看到更清晰的像;

(4)因为平面镜成像中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应该选用方案B才能进行进一步探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究,他们采取了如下的方法: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通过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显示压力作用效果.

1)同学们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图甲和图乙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 ________________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此实验 ________(选填不能)用木板代替海绵,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通过比较海绵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60g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C. 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D.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8.0×104mg________g________kg

(2)2.9×103kg/m3________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6cm、12cm或18cm,当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烛焰像,这个像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 的;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仪器有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他所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 . 实验发现,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军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选填“A”或“B”)

(2)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4)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____

(5)同时,小华和小明也做了该实验,根据各自数据,他们在坐标纸上分别画出了如图丁所示图线。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声现象的阐述,不正确的是____

A.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一般在室内讲话声音相对室外洪亮,是因为回声加强了原声

C. “高声喧哗”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中考期间,优美动听的音乐声,对需要休息的考生来说也是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