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物元件图,其中电源是由三只蓄电池组成,小灯泡额定电压是3.8V,其灯丝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1A”字样,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要求:滑片P向左移时灯变亮,且连线不得交叉)

_______

(3)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应先调节________,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___________V,再测出电路中的______________,即可计算额定功率;若小灯泡两端实际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2 倍,则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_________倍;(假设电阻值不变)

(4)实际测量过程中小刚才发现电压表0~15V量程已损坏(另一量程完好),但他仍想利用现有器材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帮小刚重新设计新的电路图并画在下面的方框内;

_______

(5)小刚按重新设计的电路图继续实验,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6)实验时,若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在使用电流表时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现象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

乙现象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

【答案】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3.8 电流 1.44 2.2 1.52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过小

【解析】

(1)[1]本实验是用伏安法测电功率,其原理是:

(2)[2]知,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电压表应与小灯泡并联,因小灯泡额定电压是3.8V,故电压表应选015V的量程,滑片P向左移时灯变亮,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增大,故应将变阻器左下接线柱与小灯泡的右接线柱相连,如下电路图所示。

(3)[3][4][5]滑动变阻器在电路的作用是:一是保护电路,二是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而改变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额定功率指的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故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V,再测出电路中的电流。

[6]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因小灯泡的电阻不变

(4)[7]因电压表0~15V量程已损坏,故电压表的只能选择0~3V的量程;又因电源由三只蓄电池组成,每只蓄池的电压为2V,故电源电压为6V;又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大于3V,所以不能用电压表直接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8V时,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2.2V,小于3V,故用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使它等于2.2V,来间接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电路图如下。

(5)[8][9]小刚按重新设计的电路图继续实验,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2V,由图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A,根据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6)[10]由图甲知,指针指在了0刻度的左边,故甲现象存在的问题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11]由图乙知,指针偏转的角度较小,故乙现象存在的问题是: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过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机械效率η

1

2

0.10

1.0

66.7%

2

3

0.10

1.4

71.4%

3

6

0.10

2.5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绳端移动距离为_____m.

(2)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

(3)分析数据可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小华所用动滑轮的重一定小于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冰属于____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

2)在BC阶段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固体液体固液共存);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______J的热量(c=2.1×103J/kg℃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根据研究物质比热容实验时绘制的图象,实验中两种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初温度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根据图象可知

A. 若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小

B. 若吸收的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的多,比热容大

C. 若加热时间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高,比热容小

D. 若吸收的热量相同,b物质末温度低,比热容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的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时,需要的器材有: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规格不同的小灯泡,这些器材数量足够。

(1)小丽同学进行探究实验的电路如图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乙中连接测量A点电流时的实物电路图(电流表用小量程);

______

(2)第三次实验电流表在ABC处的电流如图所示,请填入表中: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1

0.4

0.16

0.24

2

0.5

0.2

0.3

3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丽同学三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强同学没有更换小灯泡,他采用了改变电源电压的方法做了三次,也测出了三组数据。这样做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6)小明同学在实验中,电流表用“00.6 A”的量程完成了第一次实验。第二次实验在“试触”时,发现干路电流为2 A,则电流表用“0-3 A”的量程完成了第二次实验。那么第一次实验是否需要将电流表改成“03A”的量程重新进行__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者“不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小明选择了五个电阻进行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完成的电路完成,且使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_______导线不能交叉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电阻断路 电流表坏了 滑动变阻器短路 电阻短路

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为达到实验目的,滑动变阻器除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______的作用。实验中,当把的电阻换成的电阻后,应把变阻器滑片向______滑动,同时眼睛盯住______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皮球由离地面一定高度的O点水平抛出,落地后又弹起的运动轨迹中,皮球经过相同高度的AB两点机械能 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运动到D点时皮球的机械能 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点时的机械能,表面涂黑的皮球在MN两点留下的黑色圆斑大小 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举国上下,万众一心,进行科学防治,下列这些与抗击疫情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100nm,合10-3m

B.喷洒消毒剂后,离得远的地方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这属于扩散现象

C.检测体温的体温计设计“凸出部分”,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放大镜知识

D.KN95口罩拥有很强的防护能力,是因为带静电的熔喷布能吸附轻小的飞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