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下面问题.

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

装置简介: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图左上角 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 筒,如图所示.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所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声波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 、波长 和波速 .波长是波形图中相 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如图所示,这三者的关系是v = λf .

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 上传递.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在同步地球卫星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每个角落.

(1) “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______产生震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 以下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______

A. 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 B. 水杯琴

C. 天坛回音壁 D. 超声波医学检查

(3) 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波速变大,频率增大 B. 波速变小,频率不变

C. 波速变大,波长变长 D. 波速变小,波长变长

【答案】 空气 A C

【解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声筒”的管道中有空气,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引起管路中的空气震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空气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传声筒”中的声音在管道中传播,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也就能判断是否有病症,故A符合题意;水杯琴说明液体振动可以发出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天坛回音壁,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超声波医学检查,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和周期不变,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变大,周期和频率不变,由波速公式v=λf知道,声波的波长变长,故C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大同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803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833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2)轿车若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大同需要多长时间?

(3)若该轿车每100 km消耗的汽油为9L,已知汽油的密度为 ρ 0.71×103 kg/m3 .则轿车从B地到达大同需要消耗的汽油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能听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的越_______(选填“快”或“慢”),音调越_______(选填“高”或“低”).实验过程中应该控制______不变,这种实 验方法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拨动古筝上的短弦比长弦

A.振幅一定大B.振幅一定小C.频率一定低D.频率一定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0cm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情况如图所示,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以8m/s的平均速度跑开,求:

(1) 引火线的燃烧速度;

(2) 点火者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200m远的安全地区?(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小明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时,光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接收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中,用到了这个原理.如果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一些的像,光屏应从图示的位置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 睛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 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阅读上文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人眼所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2) 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___________.

(3) 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处最为合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全球最大的防空警报器“捍卫者”拉响警报,警示国人勿忘国耻.警报器运行时,人站在30米内,大腿皮肤会明显感受到针扎般的疼痛,这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在公祭活动中有一青铜质(青铜为铜和锡合金)的鼎,鼎身和底座重2014千克,青铜质的鼎身和底座的体积约为0.25m3,则制作鼎的青铜的密度为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估测的数据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 mm的细小颗粒物

B.一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1.5 V

C.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 s

D.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