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所做的有用功为0.6J B. 动滑轮自重0.2N

C.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 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答案】D

【解析】A. 因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对物体做的功是有用功。所以有用功:W有用=Gh=10N×0.1m=1J,故A错误;B. 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F=(G+G),则:动滑轮的重力G=2FG=2×6N10N=2N,故B错误;C.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P=0.6W,故C错误;D. 机械效率η=η=×100%=×100%=×100%=×100%≈83.3%. 故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歼10战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新一代战机,它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太行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提供飞行动力.若已知它飞行时所受空气阻力f与其飞行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其中k为常量),不计飞行时的油耗.

(1)歼10战机飞行时需要的升力是由机翼上、下表面________不同而产生的.

(2)当质量为m 的歼10战机以速度v沿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其发动机产生的推力F=________,气流对飞机产生的升力N=________.(后两空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变大了
B.碗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变大了
D.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上课前,将凸透镜与水平 地面平行放置,让太阳光照射到凸透镜上,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小强却说,这个距离不是凸透镜的焦距,其理由是
(2)实验过程中,在图示位置,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调整光屏位置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如下表

试验序号

钩码g/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绳端的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功率/%

4

0.1

1.8

0.3

74.1

6

0.1

2.4

0.3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________J,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由记录数据分析,两次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一个常用的插线板.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断开时不发光,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开关闭合时指示灯发光,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根据上述说明,在图乙中画出开关、指示灯、插孔与电源线的连接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把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l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下表面分别距液面为h1和h2 , 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所以长方体各表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1)分析图中长方体的受力情况,其受到浮力的原因是 , 浮力的方向是
(2)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请从浮力产生原因的角度推导出这一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的实验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按照图正确进行操作过程,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每次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圆柱形溢水杯底面积为50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两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不相等

B. 圆柱体的体积是200cm3

C. 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3kg/m3

D. 将圆柱体从溢水杯中提出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减小100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