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如图所示,说航天员处于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1. A.
    月球
  2. B.
    地球
  3. C.
    飞船
  4. D.
    太阳
C
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看选取的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位置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就是静止的.
解答:A、以月球为参照物,航天员和月球之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不合题意;
B、以地球为参照物,航天员离地球越来越远,位置发生了变化,不合题意;
C、以飞船为参照物,因为航天员固定在舱内,与飞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航天员是静止的,符合题意.
D、以太阳为参照物,航天员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航天员是运动的,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5、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天桥区一模)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如图所示,说航天员处于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福州)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徐州二模)阅读短文,回答文中问题.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随着火箭发动机的轰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七号”送入太空,27日翟志刚成功实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了茫茫太空.
(1)为了模拟太空中的失重状态,宇航员在地面训练时常要在水中进行.这时宇航员处于的状态是
B
B

A.漂浮      B.悬浮      C.下沉      D.浮力大于重力
(2)从“神七”发回的图片中,我们看到太空是那样清澈美妙.不过,若将太空作为人的生存环境则是十分恶劣的.由于失去大气层的防护,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易遭受宇宙射线等高能粒子的辐射,还易受到太空尘埃和太空垃圾的撞击.即使极小的太空颗粒,因其速度极高,因此它也能具有极高的
能.
宇航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有低气压、大温差等等.因此,人类进入太空一定要进行必要的防护,飞船的船体就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时,一定要穿具有多种防护功能的舱外航天服.
①太空中的温差很大,最高可达250℃以上,而最低能降到-100℃以下,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宇航员太空行走所穿的太空服
A
A

A.具有调节宇航服内内能的性质         B.具有增加内能,隔热能力好的性质
C.具有降低内能,隔热能力好的性质     D.具有增加内能,热传递能力好的性质
②太空中的气压极低,宇航员如果无防护地直接进入太空,就会因血液沸腾而丧生.这是因为
C
C

A.各地的沸点不同                    B.太空中的沸点高
C.太空中压强极低,导致沸点很低      D.太空中没有物质,也就没有沸点
(3)“神七”传回了宇航员太空行走的图象信息.该信息传回地球的载体是
B
B

A.超声波      B.电磁波      C.光导纤维      D.次声波
(4)由于受到大气阻力的作用,飞船在进入大气层以后,速度会迅速下降.到距离地球表面约15km时,飞船速度由超音速下降到亚音速,稳定在200m/s左右.如果飞船以这样的速度冲向地面,飞船落到地面仅仅需要
75
75
s的时间.飞船减速首先依靠降落伞;当飞船距离地面大约1m时,安装在返回舱底部的4台反推火箭还将点火工作,利用向下喷出气流而使自身受力减速的,使返回舱速度一下子降到2m/s以内.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
相互
相互
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临清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

A.太阳B.地球C.月球D.飞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