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下面各图所给信息填空.

1)如图1,木块长度的测量值是 cm

2)如图2,温度计的示数为

3)如图3,量筒的示数为 cm3

4)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可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非晶体).

【答案】(12.35;(2﹣14;(326;(4)晶体

【解析】试题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温度计的读数关键是区分零上多少摄氏度还是零下多少摄氏度,要点是看数值的变化情况,数值自下而上变大时是零上多少摄氏度,反之是零下多少摄氏度.

3)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

4)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则没有;表现在图象上是晶体熔化图象有一个吸热温度不变的水平段,而非晶体则没有.

解:

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木块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0.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2.35cm,木块长度为12.35cm﹣10.00cm=2.35cm

2)由图知,数值自下而上是变小的为零下多少摄氏度,比﹣10℃4格,即低4摄氏度,为﹣14℃

3)由图知:量筒10cm3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2cm3,即此量筒的分度值为2cm3;所以液体体积为26cm3

4)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时,有一个吸热且温度不变的水平段.所以这种物质是晶体.

故答案为:(12.35;(2﹣14;(326;(4)晶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 m/s.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如图将一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放在红光的外侧,过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现象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规格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个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如图所示,滑轮与轴的摩擦及绳重忽略不计.甲的机械效率为η1,乙的机械效率为η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η1<η2 B.F1=F2,η1>η2

C.F1>F2,η12 D.F1<F2,η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片滑过梳子的速度

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A.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吸热,温度不变
D.放热,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重为3000N的包装箱,工人师傅想把它搬 到1.2m高的车厢上,他们用木板在车厢与地面之间搭成一个长度约为4m的简易斜面,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站在地上用1200N的推力沿斜面把包装箱匀速推上车。求:

(1)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包装箱在斜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但是它发出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很大,对附近居民来说反而成了 . 针对这一现象.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并做了如下实验记录: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测力计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

(m)

2

0.1

0.4

0.3

(1)如果你对该同学的实验记录进行有关分析,就会发现他的实验结果是违背物理规律的,其表现在于___________ _____。如图是测力计的放大图,结合图你会发现导致实验结果违背物理规律的原因,其原因是 。纠正错误后,可计算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 。(“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