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即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为1mA,内阻600Ω,现将其与一定值电阻R1串联改装成量程为15V的电压表,如图a所示。

(1)求电流表G指针满偏时,它两端电压为多少?

(2)求改装后的电压表电阻RV的大小;

(3)如图b所示,将改装后的电压表接入电路,电源电压15V不变,电阻R2=6000Ω,改变接入的可变电阻大小,使电压表示数为5V,求此时可变电阻大小以及加在电压表内部表头G两端的电压。

【答案】(1) 0.6V (2) 1.5×104Ω (3)3750Ω0.2V

【解析】

(1)得,电流表的满偏电压为

(2)改装后的电压表电阻RV的大小为

(3)由如图b可知,RVR1并联后再与R2串联,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1=5V,则电压表和R1两端电压均为5V,此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

电阻R2两端的电压

通过R2的电流即干路电流为

则通过可变电阻R1的电流为

此时可变电阻R1的阻值为

则原电流计G两端的电压

答:(1)求电流表G指针满偏时,它两端电压为0.6V

(2)改装后的电压表电阻RV的大小为1.5×104Ω

(3)可变电阻大小为3750Ω,加在电压表内部表头G两端的电压0.2V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装置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相连,滑杆可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一个漂在油面上的浮子,若想在此装置中接入一块电压表,使油量增加、滑片向下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则电压表应并联在图中的

A. 电源两端

B. 电流表两端

C. 变阻器R两端

D. 定值电阻R0两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按照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器材,如图所示。

(1)点燃蜡烛,当蜡烛、凸透镜在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 (选 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移回至50cm刻度处,把蜡烛移至15cm刻度处后,再将光屏向________ (选填 “左”或“右”)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操作过程如下。

(1)实验中液体压强是用U形管两侧液面____ 来表示的,这种方法叫_____法;

(2)通过比较___两个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DE两个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的关系;

(4)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将焦距为10cm的透镜、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不改变蜡烛、透镜的位置,只更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那么为了能在光屏上再一次呈现像,则可将光屏向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科学晚会上,小明所在的科技小组示了一个“隔板推物”的节日,其原理如图所示:甲、乙两线圈分别悬挂在两个蹄形磁铁的磁场中,两线圈通过导线连接构成一个闭合电路,用手推动甲线圈摆动时,乙线圈会随之摆动,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线图相当于电源,乙线圈相当于用电器

B.推动甲线圈摆动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乙线圈随之摆动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乙线圈摆动是因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已连接的部分电路,表中的结果符合 ab间、ac间、bc间的连接情况的是(

选项

ab间连接

ac间连接

bc间连接

结果

A

2V的电源

不接

不接

电流表示数为0.04A

B

不接

一根导线

2V的电源

电路总功率为0.08W

C

一根导线

2V的电源

不接

电路的总电阻为25Ω

D

2V的电源

电压表

一根导线

电流表示数为0.5A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 m______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 V1=20mL 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记为 V2,计算出金属块密度 ρ=______g/cm3

(3)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______(偏大/偏小);

(4)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内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______,盐水密度表达式 ρ盐水=______。(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用相同的加热器给 abc 三种液体加热。

(1)组装如图甲所示器材的顺序是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不能使用______温度计;(选填“水银”、“煤油”或“酒精”)(水银的沸点为 357℃、煤油的沸点为150℃、酒精的沸点为78℃

(3)某小组记录的 abc 三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由实验可知,液体沸腾的特点是______

ab 为同种液体,则 ______;(选填“>”、“=”或“<”,下同)

ac 两液体质量相等,它们的比热容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