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路(烧瓶、煤油质量和玻璃管均相同),瓶中的电阻采用金属丝.
(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
(2)在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种 材料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现象最明显,可以选用表中的铜与进行对比.

材料

镍铬合金

电阻(Ω)

0.0175

0.029

0.053

1.0

【答案】
(1)温度计示数变化
(2)镍铬合金
【解析】解:(1)实验时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变化来反映的,温度计示数变化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2)为了使实验现象最明显,要使两种导线的阻值相差最大,在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导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铜和镍铬合金的电阻相差最大.所以选表中的铜与镍铬合金进行对比.所以答案是:(1)温度计示数变化;(2)镍铬合金.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焦耳定律内容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聪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如下:

(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不变);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珍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选填“A”或“B”)端,开关应处于状态;
(3)小珍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示数都不改变,原因可能是 . (写出一种可能)
(4)小珍改正后,再次接通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如图2)为 V,根据公式可计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Ω.

(5)若把步骤(4)中测量的阻值作为最后实验结果,你认为合适吗?理由是什么?
(6)小珍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进行更换,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测定新电阻的阻值,然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I﹣U图象,分析图象可知RaRb(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有以下几个步骤,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只需填写序号).
a.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 被测液体,不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b.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c.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装置,闭合开关,用外力使导体棒ab水平向右运动,发现导体棒cd也随之运动.此装置中:
(1)甲部分发生的是现象,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
(2)有一种“车窗爆破器”,陆续安装BRT公交车的窗玻璃上,其原理是:当爆破器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爆破器中的“钨钢头”会产生一个瞬间的冲击力,上述过程产生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图中(甲/乙)部分产生的能量转化,与这一过程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因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少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_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该密度计漂浮在被测液体中。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为ρ1ρ2的两个烧杯中,可以判断:ρ1_________ρ2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m1_________m2。(后两空选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

B. 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平衡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 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具有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的物距u=15cm,所成的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此凸透镜的焦距f>20cm
C.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将蜡烛移动到40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