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选填 “)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4)若将图乙中的蜡烛与光屏位置对换,则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实像;

5)当烛焰放在28cm刻度处,能成倒立、________实像。

【答案】11.0 放大 投影仪(幻灯机) 变小 放大 等大

【解析】

(1)[1]使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并移动光屏,直到白纸上的光斑最小,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到焦点的距离为:

41.0cm30.0cm=11.0cm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1.0cm

[2][3]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4][5]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物距在不断增大,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2)[6]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3)[7]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原来会聚的光线推迟会聚(即此时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右侧),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像应向左移动,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蜡烛应向左远离凸透镜;

(4)[8]凸透镜成实像时,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当烛焰和光屏对调位置以后,uv,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9]当烛焰放在28cm刻度处,

u=50cm28cm=22cm2f

能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中,要测自己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及不抓刹车手把),自行车速度的变化情况:

(1) 测量原理是____________

(2) 根据实验要求你认为应该选择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该同学找了一段90m长的下坡路,并测得一些数据,请你帮他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t2__________sv____________m/s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路程(m

前半程s145

后半程s245

全程s90

时间(s

t19

t2

t15

速度(m/s

v15

v27.5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你认为图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更好,理由是:另一幅图中的碘颗粒除了会发生升华现象外,还可能会出现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甲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1230日零时起,连云港人可乘D781次动车直达上海虹桥!据了解,这趟动车将使用“绿巨人版”复兴号,它是CR200J型速度为160km/h动力集中电动车组,列车编组设计有短编组与长编组,短编组为18拖,长编组为218拖。下表是长度为400mD781 次动车从青岛到杭州的部分运行时刻表。

站名

青岛

连云港

……

上海

杭州

到站时刻

23 03

……

7 32

发车时刻

20 43

23 13

……

7 45

1)动车由青岛驶往连云港,所经过的路程是多少?

2)若动车从上海到杭州经过的路程为280km,则杭州站的到站时刻为多少?

3)若动车途经一座长为6800米的大桥,则动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乙图中被测物体的温度值是_____;丙图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丁图中速度表的读数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次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计时钟每格1s)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该次实验中,小车从斜面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_____m/s

3)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造成的误差(选填“路程”或“时间”),若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反应稍慢了一点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选“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在常用的动圈式耳机,它的构造跟扬声器相同,不过耳机的体积小很多。右图是动圈式话筒,其构造也和动圈式耳机类似。因此,用两只动圈式耳机就可以做一部最简单的电话:一只耳机当话筒,另一只当听筒,两耳机之间用一对导线连起来,对着一只耳机说话,在另一只耳机里就能听到说话声。这部电话是没有电池的,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一只耳机是磁生电,另一只耳机是电生磁。请问:磁生电和电生磁的两只耳机,哪个是话筒?哪个是听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再生制动器

目前汽车刹车器均采用油压制动,油压制动刹车时消耗的机械能以内能形式排放掉,形成能源的浪费。现有一种汽车再生制动器,能把汽车制动时消耗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有效地利用了能量。这种制动器有个重要参数叫储能效率,储能效率是指汽车正常行驶时关闭发动机,直至汽车停止运动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实际上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无法提供足够的刹车阻力,仍需要与油压制动器 配合使用,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来满足刹车要求,若某汽车以20km/h的速度行驶,刹车时再生制动器产生的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时间t/s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再生刹车阻力f/×103N

8.0

8.1

8.4

9.0

10.0

10.0

10.0

7.5

5.0

(1)油压制动刹车时消耗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这些内能却不能再次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说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_ _性;汽车再生制动器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__ (电动机/发电机).

(2)某次汽车正常行驶时的机械能为3.75×105J 若关闭发动机,直至停止运动,有1.5×105J的机械能车化为内能,则该汽车的储能效率是_ _若制动时油压制动器与再生制动器同时工作,产生的内能将_ (大于/小于/等于)1.5×105J。

(3)在图中作出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0~1.0s内产生的刹车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如果汽车制动时需要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为1×104N,由图像可知t=0.7s时,油压制动器需提供_ N的刹车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为研究弹簧的性质,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a),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已知弹簧原长L06.0 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g10 N/kg

表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钩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度L/cm

6.0

7.2

8.4

9.6

10.8

12.0

表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弹力F/N

0

0.3

0.9

1.2

1.5

弹簧伸长量x/cm

0

1.2

2.4

3.6

6.0

1)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_

2)请在图b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___________

3)分析表二中的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于是他又找来纸板标上刻度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

4)利用以上实验器材你认为还可以探究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

5)如图甲所示,小华认为,利用以上器材还可以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小明研究后表示反对,这个装置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___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6)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所示,请你判断出她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用字母表示);

7)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8)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_(能/不能)平衡;

9)小红同学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否用小红的装置进行实验_________(能/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