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实验:

1)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______

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 ______ ;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______

【答案】 BD A C

【解析】A.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可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水蒸气冲起软木塞,将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C.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蒸气冲起软木塞,内能减小,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由上分析可知:

1)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D

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A;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草原犬鼠挖的洞左边的洞口较平整,右边的洞口由圆锥形土堆围成,这有利于洞内通风.洞内风的流向是(填“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其原因是:流动的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和小华用如图所给器材做“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应正确内容.
(1)他们首先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过程如下: A.将部分螺母放人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下沉;
B.取出小瓶用抹布擦干,将小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见图(a),测出其重力为N;
C.将小瓶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见图(b),则小瓶受到的浮力为N;
D.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
(2)他们接着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过程如下: A.取出小瓶,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瓶的重力;
C.将小瓶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上浮,在小瓶露出水面前,它受到的浮力为N,依据是:
D.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上浮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抽去玻璃板后空气瓶中出现红棕色的气体说明气体分子在运动

B乙图中测力计示数变大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间存在引力

C丙图中把活塞迅速压下时,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D丁图中水沸腾后,水蒸气将塞子冲出管口,水蒸气的内能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旅游区的缆车起点和终点的相对高度为300m,水平距离为400m,如图所示,缆车的质量为75kg,底面积为1.5m2 , 缆车顶部与钢缆固定在一起,钢缆带动缆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台缆车运载这质量是60kg的一名游客上山,游客每只鞋的面积为180cm2 , 缆车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为250s.(忽略空气阻力,g取10N/kg)求:
(1)缆车运行的速度;
(2)游客在缆车中站定时对缆车的压强;
(3)运送游客过程中,钢缆对缆车做功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名为“叶子”的小型低碳化未来汽车.车顶部的巨型叶子实际上是一个高效光电转换器,它可将 ______ 能转化为电能;同时,该汽车还能将光电转换中排放的高浓度二氧化碳转化为电能并供车内照明,或转化为车内的空调制冷剂,不但是“零排放”,还实现了“负排放”以上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 ______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海绵、小桌子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时,做了图中的甲、乙、丙三个实验.由实验乙和实验(选填“甲”或“丙”)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已知定值电阻R0=15Ω,滑动变阻器R(20Ω 1A),电源电压为18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最_______。(选填“左端”或“右端”)

(3)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小明分析后确定是灯泡的故障。若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可以判断灯泡_________;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几乎没有示数,可以判断灯泡___________

(4)小明排除电路故障后,进行实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如图c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利用电子秤监控水库水位的模拟装置,由长方体AB、滑轮组、轻质杠杠CD、电子秤等组成。杠杠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C:OD=1:2,A的体积为0.02m3A重为400N,B重为150N,动滑轮重100N,不计绳重与摩擦(ρ=1.0×103kg/m3)。求:

(1)A的密度;

(2)单独使用该滑轮组在空气中匀速提升A时的机械效率;

(3)水位上涨到A的上表面时,A到的浮力;

(4)水位上涨过程中,电子秤所受的最大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