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普陀区二模)小红和小丽根据如图(a)所示的电路进行“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时发现,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为进一步研究,他们又在变阻器R两端接了一个电压表,如图(b)所示.她们将滑片P从右向左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并将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又将电阻R
2替换R
1接入电路,如图(c)所示,重复刚才的实验,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其中R
1<R
2,电源电压恒为6伏)
表一(电阻R
1)
序号 |
A表示数 (A) |
V1表示数 (V) |
V2表示数 (V) |
1 |
0.2 |
2 |
4 |
2 |
0.4 |
4 |
2 |
3 |
0.6 |
6 |
0 |
表二 (电阻R
2)
序号 |
A表示数 (A) |
V1表示数 (V) |
V2表示数 (V) |
4 |
0.1 |
2 |
4 |
5 |
0.2 |
4 |
2 |
6 |
0.3 |
6 |
0 |
(1)分析比较表一中的电压表V
1和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当电阻
R1
R1
不变时(选填“R”、“R
1”或“R
2”),通过该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电压表V
1和电流表A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可得的结论是:
当电压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
当电压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
.
(3)综合分析比较
表一和表二
表一和表二
中的电压表V
1和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结论是:不同导体,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与的比值是不同的.
(4)小丽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最后一列数据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情况,可得到的结论是:
在串联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一定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大,它两端分到的电压越大
在串联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一定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大,它两端分到的电压越大
.
(5)小红在小丽分析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比较了表一或表二中的电压表V
1和对应的电压表V
2示数变化的量,得到的结论是:在串联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一定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化的量等于滑动变阻两端电压变化的量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化的量等于滑动变阻两端电压变化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