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再多加一些红墨水
B.倒出一些红墨水
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D.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有关.
(3)小强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4)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则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 ①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②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③将U型管换成更细的.

【答案】
(1)C
(2)深度
(3)不可靠;没有保持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
(4)③
【解析】解:(1)使用压强计之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说明压强计各部分之间连接不够严密,有漏气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取下橡皮管重新安装,故选C;(2)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所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所以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有关;(3)小强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的深度增大,密度增大,U型管左右液面差增大,没有控制深度不变,不能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4)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所以在“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大;“将U型管换成更细的”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故选③. 故答案为:(1)C;(2)深度;(3)不可靠;没有保持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4)③.
(1)用压强计可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使用前首先调节U型管液面相平,当压强计放入液体中,U型管左右液面差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在使用压强计之前要检查其密闭性,防止漏气.(2)(3)液体压强大小跟液体深度和密度有关.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时,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液体深度;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时,控制深度不变,改变密度的大小.(4)根据p=ρgh来分析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综合题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象.
(1)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为(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25min 时该物质处于态.
(2)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聪明而粗心的小刚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小明主张拆了以后重新连接,可是时间来不及了,小刚眼珠一转,在图甲电路中只改变了某根导线一端的接点位置,电路就能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请在图甲中需要改动的那条导线上打“×”,并画出小刚改动的导线.
(2)待改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端(选填“左”或“右”); 在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3)小明同学继续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实际电压的增大而
(4)小姚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如图丁所示(其中电源电压未知,电阻R的阻值已知) ①开关S拔到位置1,移动滑片P至任一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I1
②开关S拔到位置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读出电流表示数I2 , 则灯泡的电阻RL=(请你用R、I1、I2表示),再根据P额= ,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
他们按此方案测量,发现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差较大,原因是 . 仔细分析后,他们认为要准确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只需将上述步骤①改为:开关S拔到位置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同学用天平和量杯测石块的密度.
(1)首先她将天平放在工作台上;
(2)将游码对准零刻度线,然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3)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示数如图,则小石块质量是g;
(4)再用量杯和水测出石块体积是20cm3 , 计算出小石块密度是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电阻约10Ω).
(1)如图甲所示,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小华所接的实验电路存在连接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x”,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也有示数.则可能原因是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时,小灯泡达到额定功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4)小华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此时会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发生的变化是
(5)做完此实验后,小华还想测量一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Rx的阻值,与其他同学讨论后,她通过增加一电阻箱R0(0~9999ΩA)、定值电阻(200Ω2A)、单刀双掷开关等器材,设计出了A、B两种方案,如图丙所示.在A、B两种方案中,方案可以让测量结果更准确,理由是 . (电表为理想电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小华做变速直线运动,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

C. 2秒内,小明跑得较快

D.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定值电阻R0的发热功率P0、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PR和电源总功率PU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了a、b、c三条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其中,反映电源的总功率PU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图象是(选填“a”、“b”或“c”),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4月9日美国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货运飞船,火箭将飞船推送至一定高度后,火箭与飞船分离下落,飞船由于可以继续飞向轨道,火箭落在无人船上,实现回收,如图所示,当火箭匀速下降时,火箭的机械能(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当火箭落到无人船上时,无人船排开水的体积将(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若回收火箭的质量为8t,其接触船面的总面积约为2000cm2 , 则火箭对无人船面的压强是Pa.(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