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将一把木质刻度尺如图所示放置,其中错误的操作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尺的位置没有放正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解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读数时视线要和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根据刻度尺使用时的放置和读数要求可知,此图的错误是:(1)由图看出,刻度尺的零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应使用零刻线做测量起点;(2)由图看出,他没有把刻度尺放正,这样测量不准确;(3)由图看出,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4)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其重为20N,当把这个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N,若将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物块所受浮力为15N,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为_____N,两次实验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同说明浮力大小与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奥运,举世瞩目,下列有关奥运项目比赛的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

C.射击比赛中子弹离开枪膛后继续向前运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气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内能发生改变;把饮料放进冰箱,饮料温度降低,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使饮料的内能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重50N的物体,受到10N水平向右的拉力,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当拉力变为20N时,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当拉力突然撤销时,此物体由于_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新型LED路灯采用风光互补供电设备,它的顶端装有风力发电机,杆上链接着太阳能电池板,在电池板下边接入LED灯头,可以由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风力发电机各自给蓄电池充电,供LED灯夜间照明。风能和太阳能都属于_____ (选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它们在充电时把获得的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储存起来。若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上的能量为27×107J,这些能量经转化后,可供额定功率为30W的路灯正常工作70h,那么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可达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超导材料

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Onnes用液氦冷却水银时发现,当温度下降到42K-26898时,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1913年昂内斯在诺贝尔领奖演说中指出:低温下金属电阻的消失不是逐渐的,而是突然的,水银在42K进入了一种新状态,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可以称为超导态。后来他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水银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达到超导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具有超导电性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或超导体。

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菲尔德两位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超导体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的同时,外加磁场也无法进入超导体内,形象地来说,就是磁感线将从超导体中被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抗磁性现象称为迈斯纳效应

根据临界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被分为:高温超导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但这里所说的高温只是相对的,其实仍然远低于冰点0,对常温来说应是极低的温度。20世纪80年代是超导电性探索与研究的黄金年代。1981年合成了有机超导体,1986年缪勒和柏诺兹发现了一种成分为钡Ba、镧La、铜Cu、氧O的陶瓷性金属氧化物,其临界温度提高到了35K。由于陶瓷性金属氧化物通常是绝缘物质,因此这个发现的意义非常重大,缪勒和柏诺兹因此而荣获了198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部分国家又陆续发现临界温度100K以上的高温超导材料。

高温超导材料的用途非常广阔,由于其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用途大致可分为三类:大电流应用强电应用、电子学应用弱电应用和抗磁性应用。大电流应用即前述的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微波器件等;抗磁性主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金属和合金具有在低温下会失去电阻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达到超导时的温度称为 温度

2超导体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来制作电炉子炉丝

3所示,在甲、乙两图中能表示迈斯纳效应的是 图。

4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可以应用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