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第一次做功较少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木块第二次做功较快D.木块第二次的动能较小

【答案】D

【解析】

AB.由图乙,两条图象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则木块在这两次拉力的作用下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木块两次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同时因为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木块两次运动的拉力相等,由题意可知,两木块滑动相同的距离,根据W=Fs可知,两次拉力做的功相同,故AB错误;
C.因为两次拉力做的功相同,但由图乙知第二次做功的时间更长,根据可得,第二次的功率较小,即第二次做功较慢,故C错误;
D.物体的质量不变,但由图乙知运动相同的距离,第二次花的时间更长,所以第二次速度较小,因此木块第二次的动能较小,故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列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A.一部华为5G手机的质量约1kgB.台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2A

C.mp3随声听的功率约为100WD.将掉在地上的物理教材捡起来放回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2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远距离货物流通大多采用集装箱运输,某规格的集装箱参数如下表所示。

(1)若g=10N/kg,该集装箱装满货物时总质量为27.3t,则总重力为多少?

(2)若该集装箱体所用材料密度ρ=2.5×103kg/m3,则该箱体所用材料体积为多少?

类型

内长/m

内宽/m

内高/m

自身质量/t

载货重/t

普通箱

5.93

2.35

2.35

2.3

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列现象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运动员穿的滑雪板很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B.乙图的拦河大坝建造的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丙图中轮船从下游驶向上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D.丁图中吸盘下面能挂住挂钩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选取铭牌标记L12.5V 0.3A”、L23.8V 0.3A”的灯泡进行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如图乙的实物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

_____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观察不到两灯发光,将一根导线接在L1两端时,观察到L2会发光,据此猜想有可能是两灯的实际电功率太小,也可能是L1断路。简要写出进一步确定上述哪一个猜想正确的检测过程填入下表中;

_______

检测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得出的结论

用一根导线接在L2两端

(3)小明想再增加一块电压表利用这个电路探究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请你帮他设计一个能纪录实验中应该收集的现象和数据,并能够得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的表格。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小明和小华所在的两探究小组都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3)两小组获得的实验结论分别是:

①等质量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煤油的时间短;

②等质量的煤油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煤油的温度上升得多。你认为能支持本次探究实验的结论是上述_______(选填“①”、“②”或“①和②”)

4)小华组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则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两个电阻串联只是为了保证流过两个电阻电流相等

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2

C.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晓雯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1)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晓雯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虽然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_____

(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取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

(3)晓雯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4)在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B蜡烛替代_____;在确定像的位置时B蜡烛替代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某宾馆走廊照明灯的自动控制电路,走廊入口上方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开关S闭合,当人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从光电传感器上发射的红外线经人体反射后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中的光敏电阻R0阻值减小,使得控制电路中电流_____,同时电磁铁磁性_____,工作电路接通,灯泡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