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填“上”或“下”)调整;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的实像.
(1)根据图示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可知,光屏的中心高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光屏向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根据题意,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满足30cm=u=2f,所以f=15cm;
(3)使烛焰向左移动5cm后,此时u=35cm,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2f>v>f,因此需要将光屏左移;
故答案为:(1)下;(2)15;(3)左;倒立;缩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光学元件中,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的一组是(  )
A.凸面镜、凸透镜B.凹面镜、凹透镜
C.凹面镜、凸透镜D.平面镜、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个直立的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物体的中点恰在透镜的光轴上,后来,透镜被一割为二,对称地拉开,两个半透镜间距离等于物体高度,如图所示.则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图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给你一个透镜你将怎样判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方法1:______;方法2:______.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透镜20厘米时,在右侧光屏上得到一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厘米;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厘米时,所成像的性质为______.
(3)作出如图两束光的光路图.
(4)例举三例:①一个为凸透镜在生活中成放大实像的应用:______;②凸透镜在生活中成缩小实像的应用:______;③凸透镜在生活中成虚像的应用: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放置的顺序为(  )
A.蜡烛-光屏-凸透镜B.凸透镜-蜡烛-光屏
C.光屏-凸蜡烛-透镜D.蜡烛-凸透镜-光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将实验器材按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顺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______大致在同一高度.
(3)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4)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5)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凸透镜______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在凸透镜、平面镜、凹透镜中,能使物体成放大虚像的是______镜;能使物体成等大虚像的是______镜,能使物体成缩小虚像的是______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小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上.
(2)小周在如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______f(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小婷同学将两纸筒M、N套在一起制作的模型照相机.当用来看远处景物时,在半透明纸上可得到清晰的______(填“虚”或“实”)像;接着再看近处物体,若还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将纸筒MN间的距离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