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如图1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
(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答案】
(1)1.84
(2)﹣21
【解析】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1.8cm和1.9cm之间,估读为1.84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84cm;(2)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30”在“2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21℃. 所以答案是:(1)1.84;(2)﹣21.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长度的测量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 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长度的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若开关S闭合后,灯L1、L2均不亮,小华同学利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她将导线连接在灯L1两端时,两灯均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灯L1亮而灯L2不亮.由此可判断(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冬季,在缺水地区,当地有些居民靠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是将一定质量的冰,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象中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98℃

B. 冰属于晶体

C. 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

D. 图象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铭牌上标有“1A 20Ω”字样,电阻R0=10Ω,电流表量程是0~0.6A,电压表量程是0~3V.
(1)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的“1A 20Ω”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处在最右端时,求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
(3)为了保证各电路元件安全,求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1)是小明自制的小乐器,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排绕到一个小盒上,又在小盒两端的橡皮筋下各放一木板,用来拉紧橡皮筋,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_______发出声音,如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_______不同,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也不同。

(2)如图(2)是课上老师做的演示实验,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线下吊一乒乓球接触音叉的作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654年,马德堡市长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中,他们把两个铜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再把水全部抽出,两个铜半球就会紧紧地压在一起,这证明了的存在.小明和小强在老师的帮助下,用底面积为500cm2的平底压力锅代替铜半球模拟上述实验,当锅两边受到的拉力均为4000N时,锅恰好被拉开,此时锅内外的气压差为Pa.如果在高原上进行这个实验,拉开这两口锅所用的拉力将(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猜想压强可能与压力和接触面积有关,为验证压强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小明采用如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静止地挤压在两手指间来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与图乙中铅笔都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B. 图甲的方法合理,图乙的方法不合理

C. 图甲、图乙的方法都合理

D. 用图甲的方法还能研究压强与压力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平直轨道上静止的小车,车厢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小球与车厢左壁接触但不挤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当小车静止时,小球受到的合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B. 当小车向右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车厢壁对小球有向右的弹力

C. 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方向向右

D. 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和小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A×OA=FB×OB.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 为什么?
(2)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3)小明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继续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用题中字母表示).若将钩码移动到B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的高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F,杠杆的机械效率η′(>/=/<)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