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家庭电路中为了避免电流过大发生事故,在电路中需要串联熔断器或空气开关自动切断电路。熔断器中的熔丝能熔断的原因是电流的_________效应;如图所示是空气开关的原理图,它切断电路则是利用了电流的_____效应。
【答案】热 磁
【解析】
电线“超负荷”是生活用语,它实际就是指物理中的过载,是由电路中电流过大引起的;熔断器中的熔断丝是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熔断丝产生的热量较多,温度升高能及时达到熔点而熔断;空气开关是由电磁铁、衔铁、触点和弹簧组成的,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电磁铁会产生较强的磁性从而吸引衔铁,则脱扣器将产生作用使脱扣机构中的锁钩脱开,于是主触点在弹簧的作用下被迅速分断.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熔断器中的熔丝就是保险丝,它之所以被熔断是由于电流过大,通过熔丝时产生的热量过多,使得熔丝的温度升高而被熔断,所以熔丝熔断是电流的热效应引起的;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由图可知,空气开关中有一个电磁铁(电磁铁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过大时,电磁铁会产生较强的磁性从而吸引衔铁,使开关断开,切断电路,所以空气开关切断电路是电流的磁效应引起的。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豆浆机,它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组成,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再打浆,再加热煮熟,即加热和打浆交替进行。由此可知,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器是_________联的。若把1.5千克的清水放入豆浆机中,从25℃加热到85℃,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焦。若电动机的功率是1000瓦,则电动机工作6分钟消耗____________度电。[c水 =4.2×10 3 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现在两液体分别浸没一个体积相同的金属球(液体不溢出),甲、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分别为和、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分别为和,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篱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__________.
A. 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的
B. 外界大气压强肯定是高水银柱
C. 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且为高水银柱
D. 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用电磁铁接线柱a、c接入电路K、M之间,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位置,观察电流表示数为I。用电磁铁下端吸引大头针,记录电磁铁接入电路的线圈匝数n和被吸引大头针的个数N,断开开关S;
②将电磁铁接线柱a、b接入电路K、M之间,闭合开关S,用电磁铁下端吸引大头针,记录电磁铁接入电路的线圈匝数n和被吸引大头针的个数N,断开开关S。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请写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针对(2)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的步骤: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关于电和磁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两个磁极的名称都是S极
B. 乙图中该装置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它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丙图中洗衣机的三脚插头上,标有字母E的导线要和洗衣机的金属外壳相连
D. 丁图中当用一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连接带正电的验电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时,金属棒中瞬间的电流方向是从A流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小车下滑后撞击斜面底端的木块,先后完成了三次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前两次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是为了探究小车的动能与______的关系。
(2)本实验中通过____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动能大小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_法。
(3)对比第二、三次实验,让质量不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到达平面时,小车在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4)若水平表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探究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