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_____产生的,考场周围禁止鸣笛,这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振动 声源处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2]减弱噪音的方法有3中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液体的某种特性,某同学用甲、乙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乙液体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2 (2313) 45 (5646) 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3)分析上表中的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夏天吹电风扇是为了加快人体汗液的___,该过程要___(本空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人感到凉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辆轿车在机动车道上由南向北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机动车道的宽度D=4m,轿车长度3m、宽度1.6m,假设行驶中轿车始终位于机动车道的正中间,有一人骑自行车匀速横穿机动车道.已知自行车长1.8m,前轮行至非机动车道与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时与轿车沿南北方向的距离S=20m.假设双方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轿车开到时恰好通过,自行车速度至少( )

A. 3m/s B. 3.7m/s C. 4.6m/s D. 6.4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庭中使用的电灯、电冰箱等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电压为______V;某小区居民在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中,自觉将总功率为2000瓦的用电器停止工作1小时,可节约用电_____千瓦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新型材料》,回答问题.

《新型材料》
如图所示是科技馆内展示的新型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和双向记忆合金.
纳米材料是指由颗粒尺寸在 1﹣﹣100nm 之间的超微颗粒组成的材料.纳米是一个极小的长度单位,当材料颗粒小至纳米级别时,会赋予该材料很多特有的性质,是普通材料无法比拟的.
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从古至今沿用的稻草增强粘土和已使用上百年的钢筋混凝土均由两种材料复合而成,也是复合材料.由于复合材料的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快、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不仅广泛应用于汽车、健身器材、建筑、家居等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复合材料在航空工业上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用酒精灯给双金属片加热,双金属片发生弯曲,原来这个受热弯曲的金属片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贴合而成的,各种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特性,而不同的金属随着温度变化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金属片于是就会发生弯曲.例如铁片和铜片组成的双金属片,铜片的膨胀系数比铁片大,温度高时,膨胀得比铁片多,就会弯曲.双金属片的这种性质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1)纳米材料是指由颗粒尺寸在之间的超微颗粒组成的材料;
(2)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健身器材、建筑、家居等方面,主要因为复合材料的特点;
(3)给双金属片加热双金属片发生弯曲,这主要是利用了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为小明设计的一种检测压力大小的工作原理图,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在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增大的过程中,有关该电路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B.R0两端的电压减小
C.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D.电路的总电功率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寒冬,池塘的水结冰B.春天,草叶上晶莹的露珠

C.从冷库里拿出的冻肉表面的白霜D.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慢慢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无线电波与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两者有许多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仿照下例,通过举例说明无线电波不同于声波的两个特点。

序号

事例

特点

1

玉兔号探测器通过无线电把月球表面图像传送回地球

说明无线电波传送的距离很远

2

_________

_______

3

______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