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______反应出来的。
(2)比较a、b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比较______两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不同深度的地方,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接着小明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_______不变。
【答案】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地方,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ac 深度
【解析】
(1)液体压强的变化会引起压强计的探头受到的压力发生变化,引起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利用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
(2)分析图(a)和图(b)的两次实验数据,发现两次实验橡皮膜所处的深度相同,即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朝向不同,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从而得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将压强计金属盒相同相同方向,放入同种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分别观察高度差,故选ac两图进行实验;
(4)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保持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甲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端移到A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求:(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3)滑片P滑到AB中点时电阻R1的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A、B两个灯泡,按如图、如图两种方式连接,已知RA=4 Ω,RB=6 Ω,电源电压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图1中A灯比B灯亮
B. 如图2中A灯比B灯亮
C. 如图1中A灯比如图2中A灯亮
D. 如图1中的总功率比如图2中的总功率要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L1、L2发光时的电阻均为5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灯L1、L2是串联的
B. 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3A
C. 电压表的量程应选0~3V
D. 电压表测的是灯L1两端的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进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体积是400cm3
B.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C. 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D. 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时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通过探究,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杠杆两端同时减去一个钩码,杠杆左端会_______。(选填“下沉”或“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1.50×l0-2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40cm,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4N。(g取10N/kg)求:
(1)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
(2)物块的质量;
(3)细线剪断后,物块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用滑轮组提升物体A的示意图,物体A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A=100N。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速度大小为V=0.4m/s,滑轮质量、绳重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1)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F=________ N;
(2)拉力F做功的功率P=_______W。
(3)物体A的机械能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家庭电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用电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下表是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的一些数据: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对人体的安全电流是10 mA以下,那么干燥的人体的安全电压范围是_________,潮湿的人体的安全电压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2)的计算可获得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