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水面到物体下表面的深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 , p、F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a、c
B.a、d
C.b、c
D.b、d

【答案】A
【解析】解答:由公式 可知,深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故a对、b错;根据公式 可知,完全没入以前,深度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不管深度怎样改变,浮力大小不变,故c对、d错,BCD错,选择A。
分析: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考点精析】利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和阿基米德原理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具有重力,同时具有流动性.)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规律叫做阿基米德原理,即 F= Ggv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天津卷】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老师提供了如下器材:斜槽、刻度尺、三个钢球(质量分别为0.1kg、0.2kg和0.3kg)、木块和长木板。

实验装置如图18所示,让钢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由静止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木块后,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在同样的平面上,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大。

该同学利用上述器材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在下表中记录了实验获得的数据。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便于验证猜想一,请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表格,并将表中的相关数据全部筛选整理后填入你所设计的表中。

(2)分析重新设计的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

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2)实验时小红在玻璃板的侧观察(选填“左”或“右”);
(3)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选填“①”、“②”或“③”);
(4)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选填“①”、“②”或“③”);
(5)实验时,发现蜡烛B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的可能原因是
(6)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西宁卷】小文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从地面匀速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

B.乙种方法更省力

C.两种方法机械效率相等

D.两种情况下,货物机械能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启动核裂变反应的粒子是(

A. 中子 B. 原子核 C. 质子 D. 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爆炸于1954年,我国于1967年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氢弹的制造原理是核聚变,那么实现核聚变的条件是(

A. 发生链式反应 B. 发生热核反应 C. 发生核裂变 D. 高温高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位在上海剧院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在离演奏者34m远处,另一位在北京的听众在自己家里收音机旁收听实况转播,北京与上海相距1500km,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一个人先听到演奏声?已知无线电波与光的传播速度相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m/s,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m/s.(每小格为1s,S=80cm)
(4)若在实验过程中,先释放小车,后计时,则测量结果将(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小勇同学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