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cm。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B. 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 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 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弱,因此乙模拟的是远视眼镜,而丙模拟的是近视眼,由此排除BC;乙的焦距比正常大,丙的焦距比正常时小,所以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选用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

(1)小明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放好蜡烛和凸透镜后,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作了适当调整后,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

①实验序号2中所成像的性质为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序号3所成像为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实像;实验序号5的成像特点,生活中常用的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②实验序号4中的像距为________cm.

③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3)当烛焰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三个灯泡L1、L2、L3,它们的额定电压分别是3V、6V、9V(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将它们串联到9V电源上时,它们的实际功率相同。将它们并联到3V稳压电源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L1能正常发光 B. 三灯都不能正常发光

C. 灯L3的额定功率最大 D. 三灯实际功率仍然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一实心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复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10s,图乙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求:

(1)圆柱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4)该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每组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A.硬币、陶瓷罐 B.铅笔芯、刻度尺

C.玻璃棒,橡胶棒 D.人体、大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诗句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树叶成绿色的原因是 ( )

A. 树叶自己发出绿色光

B. 树叶吸收绿色光

C. 树叶反射绿色光

D. 树叶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

A. 全身呈红色

B. 上衣呈红色,裙子是黑色

C. 上衣呈黑色,裙子呈红色

D. 全身呈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同学把一只耳朵贴在一根长直铁管一端,乙同学在该管的另一端用力敲打一下,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 因为钢铁传声比空气传声快,甲一定能听到两次敲打声

B. 因为钢铁和空气传声相同,甲一定听不到两次敲打声

C. 因为空气传声比钢铁传声快,甲有可能听到两闪敲打声

D. 当钢管足够长时,甲才有可能听到两次敲打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荷的______移动形成电流。规定_____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中,形成电流的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