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m.小鸟看到湖里有一条鱼,它看到的位置比真实的位置要(填“深”或“浅”)

【答案】虚;反射;6;浅
【解析】解:(1)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已知小鸟距水面3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3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3m+3m=6m;(2)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小鸟的眼睛,小鸟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所以答案是:虚;反射;6;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 的水中,如图 6 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

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 水杯底的压强变大

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

D.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m
B.一名初中生体重大约50kg
C.干松木的密度大约是3g/cm3
D.一只一次性水杯的容积约是5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A.v=0.6m/s,v=0.4m/s
B.经过3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
C.经过4s两小车可能相距1.6m
D.经过5s两小车一定相距2.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做了以下实验:

(1)由(b)、(c)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有关。

(2)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应选择______两图。

(3)小明在实验过程的中发现浮力的实验也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A.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

B.将物体放入水()并完全浸没,测出此时的浮力F

C.物体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_(用G、F来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涨”,高于4℃的水“热涨冷缩”,由此可知0~4℃的水中℃水的密度最大,℃水的密度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间15m2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
A.一支粉笔
B.一瓶矿泉水
C.一名中学生
D.一辆轿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要进行多次实验。下列实验中属于 “为了减小误差”的是

A. 在“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不断改变物体质量,进行多次实验

B.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不断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进行实验

C.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不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及对应的电流

D.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不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及对应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只电压表有0~3V和O~15V两个量程,小明在某次实验中使用的是0~3V档量程,但他错从0~15V档量程的刻度盘上读出电压值为6.5V,则实际测得的电压应是(  )

A. 6.5V B. 2.5V C. 1.3V D. l.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