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496  5504  5510  5514  5520  5522  5526  5532  5534  5540  5546  5550  5552  5556  5562  5564  5570  5574  5576  5580  5582  5586  5588  5590  5591  5592  5594  5595  5596  5598  5600  5604  5606  5610  5612  5616  5622  5624  5630  5634  5636  5640  5646  5652  5654  5660  5664  5666  5672  5676  5682  5690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一个物体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在酒清中悬浮,在水中漂浮,则


  1. A.
    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2. B.
    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
  3. C.
    它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4.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小明按下列步骤测量固态烛蜡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向右偏.此时他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把一段烛蜡放在天平左盘上,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如图所示,则烛蜡的质量为________g;
(3)在量筒内倒入40ml水,将待测的烛蜡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发现烛蜡浮在水面上.用一根木棒将烛蜡按到水面下,如图,则这段烛蜡的体积为________cm3
(4)计算出烛蜡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由于使用木棒,小明测得的烛蜡的密度跟实际值相比会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某人站在A处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B,画出最省力的绕线.

(2)如图是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为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①F1的力臂l1;②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力臂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作出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如图是甩开瓶扳手打开瓶盖的示意图.O为支点,画出动力F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电路,只需改变一根导线的连接,就能使电流表同时测出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在要改接的那根导线上打个“×”,再画出改接的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由于洗衣机没有放稳所产生的振动噪声,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1. A.
    调节洗衣机的底脚,使其平稳着地
  2. B.
    在房间里戴上耳塞
  3. C.
    关上房间的门窗
  4. D.
    在洗衣机里加更多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________;热值的单位是________;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古希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则认为:运动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中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要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行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在水平轨道上铺上不同材料是为了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小车以同样的速度进入水平轨道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自然现象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1. A.
    春暖花开时,冰雪化为水
  2. B.
    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3. C.
    秋天清晨,笼罩在大地上的雾
  4. D.
    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张洁同学演示使用测电笔的几种握笔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1. A.
    (甲)和(乙)
  2. B.
    (甲)和(丙)
  3. C.
    (甲)和(丁)
  4. D.
    (乙)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