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表为家住青岛的李老师乘火车去西安旅游时刻表。在青岛候车时,李老师查了一下手机,得到了如下的青岛天气信息:今天白天晴,最高温度25℃,日出05:29;明天白天晴,最高温度25.2℃,日出05:28。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李老师出行时该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 春分(3月20日) B. 谷雨(4月20日)
C. 夏至(6月22日) D. 立秋(8月7日)
【2】李老师在乘车的过程中有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出发时太阳位于东北方 B. 行车中日落时刻早于前一天
C. 到达时太阳位于东南方 D. 西安的日出时刻晚于05:28
【3】李老师在西安旅行的半个月中,青岛与西安
A. 昼长相差越来越大 B. 正午太阳高度相差越来越小
C. 线速度相差越来越大 D. 日平均气温相差越来越小
【答案】
【1】B
【2】D
【3】A
【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表格中日出时间分析,春分(3月20日)太阳直射赤道,各地日出时间是6点,A错。谷雨(4月20日)太阳直射8°N附近,青岛日出时间在6点前,可能是5点半左右,较接近的节气是谷雨,B对。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青岛日出时间在4点半左右,C错。立秋(8月7日)日出时间越来越晚,D错。
【2】根据材料,该日日出时太阳位于东北方向, 出发时是10点,太阳位于东南方向,A错。行车中日落时刻早于晚一天,B错。到达时北京时间是7:31,西安地方时是6:31,太阳位于东方,C错。西安的日出时刻晚于北京时间05:28,D对。
【3】结合前面分析,李老师在西安旅行的半个月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青岛与西安的昼长相差越来越大,A对。正午太阳高度相差不变,B错。线速度相差不变,C错。青岛降水多,西安降水少,两地的日平均气温相差越来越大,D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 )
①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 ②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③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④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①一③一②一④
C.①一④一②一③ D.④一②一①一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现在速度_____水平______。
(3)不合理的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不合理的城市化所产生的问题,合理的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图中河流甲——乙——丙——丁流经该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示区域( )
A.图中P地坡度最陡 B.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
C.图中PQ区域适宜发展果林业 D.Q地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统计,在清末72家民族工业企业中,上海38家,广州8家,福州4家。上海自1849年至1911年,各类各级新式学校有259所;各类中外文报刊达60多种。材料可以表明
A.租界推动了上海市政现代化进程
B.上海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贸易金融中心
C.租界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
D.上海走在近代经济文化现代化的前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026/S向北移至23026/N
B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
C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D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铁路运输供需缺口=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一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15判断,铁路运翰压力最大的阶段是 ( )
A. T4 B. T3 C. T2 D. TI
【2】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表明 ( )
A. 经济发展严重衰退
B. 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
C. 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D. 工业化程度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准。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