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 。
(2)②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为防止沙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建设巨大的生态工程是______。(3分)
(3)③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____,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
(4)④地区出现酸雨的原因是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地区出现的问题说明了我国面临着深刻的__________。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一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我国面临庞大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所造成,这些都是促进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
【答案】(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1分)
(2)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使植被遭到破坏(2分) 三北防护林(1分)
(3)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水侵蚀作用强烈(2分) 植树种草(1分)
(4)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酸雨危害(2分) 综合治理,回收利用或减少排放量(1分)
(5)环境危机 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3分)
【解析】试题解析: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根本原因——深居内陆,原远离海洋,气候干旱;物质基础——疏松的土质;动力条件—大风。
(2)②在内蒙古高原东部,主要发展草原牧业,追求经济效益,大量放养牲口,造成草原破坏,承载力下降。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为预防和控制荒漠化,积极营造“三北防护林”。
(3)③地黄土高原,主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自然原因—疏松土质,降水集中且强度大,植被稀疏;人为原因——不合理的耕作、不合理的开发矿产资源;过度的放牧等,治理措施就是保护植被,具体如下: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草,轮作套种等。
(4)酸雨满足条件——降水量大和硫氧化合物。图中④为西南地区,只要能源为煤炭,排放大量的硫氧化合物,同时南方地区降水量丰富。治理措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提高燃煤技术,减少硫氧化合物额排放。
(5)上各题,反映我国各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以此空应填“环境问题”。我国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大致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危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2004年至2014年中国人口增长幅度示意图(港澳台资料缺失)。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间内,新疆人口增长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少数民族人口出生率高
②环境优美,人口迁入
③资源开发,人口迁入
④医疗水平高,死亡率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四川省的人口变化状况,将会( )
A. 提高城市化水平 B. 降低人口老龄化
C. 人地关系矛盾加重 D. 提高妇女生育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清华大学校园中的日晷上铭刻的“行胜于言”四字,是清华人的理念,也是中国人的价值观。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格,每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投向晷盘面,并以此来显示时刻。下图为清华大学日晷景观和某时刻该日晷针影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A. 7:00 B. 9:00 C. 15:00 D. 17:00
【2】
A. 地球公转速度为一年中最慢
B. 全球有一大半地区进入新的一天
C. 该日全球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
D.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 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 2050年乡村人口占30% D. 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2】在该区域城市化过程中
A.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先上升再下降 B.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C. 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 D. 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其原因不包括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软木来源
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大洋环流所处的海域位于
A. 北半球中低纬度
B. 北半球中高纬度
C. 南半球中低纬度
D. 南半球中高纬度
【2】关于各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B. B洋流的形成与西风带有关,为寒流
C. ①、②、③、④四地中①处最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
D. D洋流的流向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