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②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 ③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④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 )
①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②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③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④ 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采摘游”在一些大城市周边地区兴起,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浙江建德市是全国最大的大棚草莓生产基地之一,阳春三月,天气渐暖,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摘草莓、尝草莓、赏美景。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颇受人们喜爱的鲜食水果。
分析建德市草莓采摘点的分布特点及近年来“采摘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乙。
(2)图中,丁处地质构造是,地貌为,形成这种地貌的原因是。
(3)甲、乙、丙、丁四处,寻找天然气应选择,寻找地下水应选择,修建水库应该避开。
(4)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到横线上。
①,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读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和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小题1)图中数据显示( )
A.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B. 农村劳动力逐渐高龄化
C. 农村劳动力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 D. 50~59岁人口迁移率变化幅度最大
【2】(小题2)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是( )
A.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 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
C. 交通条件改善 D. 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江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人口老龄化出现了城乡倒置,农村老年人口总数、老龄化水平等指标都明显高于城市。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 农村人口出生率急剧降低 B.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C. 城市大量老年人向农村迁移 D. 农村年轻人口的大量外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A. 汽车零配件生产 B. 服装鞋帽生产 C. 节能环保业 D. 高端装备制造业
【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 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B. 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C. 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D.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两地形成不同高低气压中心的根本原因是
A.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大气受热过程 D. 热力环流
【2】判断图示所属月份及B气压中心的名称分别是
A. 1月 阿留申低压 B. 7月 阿留申低压
C. 1月 夏威夷低压 D. 7月 夏威夷低压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示季节C点和D点分别盛行
A. 东北风 西北风 B. 东南风 西南风
C. 西北风 东北风 D. 西南风 东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站和干塘站之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对这里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下面小题。
麦草方格沙障
【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防沙、治沙,主要是因为( )。
A. 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 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侵蚀
C. 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 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2】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 土地盐碱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酸化 D. 地面沉降
【3】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A. 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 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 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 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