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左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右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径流沙量的对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A.草本B.灌木C.灌乔结合D.草灌结合

2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能够

①减少径流总量 ②削减径流峰值 ③减少泥沙含量 ④降低径流速度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

1D

2C

【解析】

1该地位于季风区,该农林复合系统中,坡面坡度大,植被破坏后容易产生水土流失。乔木高大易遮挡农作物,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C错误;活篱笆应选取丛生的草本植物或萌生力强的灌木树种。草灌结合,植被结构更加复杂,在近地面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较单纯的草本或灌木能更好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截留其中的土粒,D正确,AB错误。故选D

2由左图可知,坡耕地与活篱笆试验地的河流径流总量相差不大,错;坡耕地的径流的洪峰值比活篱笆试验地的洪峰值来的早,数值大,说明活篱笆试验地具有消减径流洪峰值的作用,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活篱笆的地表径流速率小于坡耕地的地表径流速率,说明活篱笆试验地具有降低径流速度的作用,正确;由右图可知,活篱笆试验地的径流的含沙量比坡耕地的含沙量少的多,说明活篱笆试验地具有减少泥沙含量的作用,正确。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产生于阶段Ⅰ所示的人地关系思想有( )

①天命决定一切②自然主宰人类③人定胜天④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在阶段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草原退化 ②水土流失③酸雨危害④全球变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分别代表(  )

A.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A. 交通干线经过 B. 人口稠密

C. 距离市中心近 D. 地形平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2年7月1日,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沪汉蓉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汉宜(昌)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汉宜铁路没有选择沿江修建,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A.地形复杂,路基不牢

B.河道弯曲,线路太长

C.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

D.多小城镇,对经济带动不明显

【2】汉宜铁路正线桥梁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55.6%,其原因主要是

A.为生物提供通道

B.加快建设速度

C.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D.多洪涝、泥石流

【3】关于修建沪汉蓉铁路最主要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东西方向的货运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

B促进沿线农矿产品的销售,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C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增进民族团结

D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和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两个传统节日,吃元宵、赏花灯,以及吃粽子、赛龙舟分别是这两个节日的民间习俗。元宵和粽子都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节令食品。下图为我国双季稻主要适宜种植区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N界线以内的区域而言

A.端午节前后进入梅雨季节

B.元宵节的日出时刻比端午节早

C.端午节时的昼长比广州长

D.元宵节的正午太阳高度比端午节大

2据图可知

A.双季稻种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南北饮食差异

B.M界线西段折向西南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双季稻种植区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D.对双季稻生长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积温

3N界线内种植双季稻的优势条件

A.夏季气温高B.不受冬季风影响

C.地形地势封闭D.冬季热量条件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个半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对图中A地坐标的判读准确的是

A.60°S,160°WB.60°S,160°E

C.60°N,160°ED.60°N,160°W

2从A地到B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先向北,再向南走D.先向南,再向北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

A.B.C.D.

2某同学绘制的甲到丁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甲到丁之间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我国某科考队赴格陵兰岛(下图)开展综合考察活动。此次活动沿格陵兰岛的海岸线航行,并选择在一些城市、特殊地点登陆考察。航行中,发现在部分海域有许多渔民从事海洋捕捞活动。登岛时,科考队发现海岸边散布着大量大小差异明显的砾石;岛上的传统民居离地面1-2米,屋顶呈斜坡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格陵兰岛的海洋捕捞活动主要集中在

A.东北海域B.东南海域C.西北海域D.西南海域

2科考队员登岛所见的砾石属于

A.冰川堆积物B.风力堆积物C.河流堆积物D.海水堆积物

3格陵兰岛居民房屋的特殊构造主要是为了

A.减少热量散失B.避免积雪覆盖C.防止潮湿发霉D.增加室内采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充分利用海陆风B.避开天敌

C.低湿地分布较广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

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B.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D.上升气流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