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 年3月5日23时33分云南省腾冲市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下图为震中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这次地震

A.震源位于岩石圈B.位于板块张裂处

C.由地壳运动引发D.引发泥石流灾害

2从地震发生日至今,腾冲

A.昼长先变大后变小B.正午日影越来越短

C.日出方位渐渐北移D.日落时刻先晚后早

【答案】

1AC

2AD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该次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腾冲位于陆地,陆壳平均深度为33千米,因此震源应位于地壳中;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故A正确。中国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属消亡边界,故B错误;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是地壳在地应力作用下的能量释放时造成的震动,因此是由地壳运动引发,故C正确;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一般得有松散物质和大量的流水,因此该次地震发生不一定引发泥石流灾害,故D错误。

故选AC

2从材料可得,地震发生日于35日,而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时间一般在9月份,因此从地震发生日至今,太阳直射点先向北半球移动,夏至日(622日)后再向南移动。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变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变短。因此腾冲昼长先变大后变小,A正确;

B、昼腾冲位于北回线以北,太阳直射点先靠近,622后达最近,然后再远离。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两侧递减,因此腾冲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因此腾冲日影先变短后变长,B错误;

C、随太阳直射点北移,日出方位渐渐北移,622日向北偏移幅度达最大,随太阳直射点南移,日出方位渐渐南移。因此腾冲日出方位先渐渐北移,622日后再渐渐南移。C错误;

D、太阳直射点先向北半球移动,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腾冲日落时刻应越来越晚,622日白昼达最长,日落时刻达最晚;622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白昼变短,日落时刻变早。D正确。

故选AD

第一小题较容易,确定时间第二小题解答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湖、岸热力性质差异B. 湖、岸地形高低差异

C. 湖、岸太阳辐射差异D. 湖、岸植被类型差异

2图示环流最明显的时间可能是

A. 夏季白天B. 冬季晴天

C. 夏季晚上D. 冬季阴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在下列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自然条件最不适宜的是 ( )

A.银川B.拉萨

C.成都D.呼和浩特

2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地势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干热岩是埋深地下3-10千米的高温岩体,温度大于200℃,这种岩体绝大部分为侵入岩。人们正在研发利用干热岩发电,其原理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干热岩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B.

C.D.

2有关干热岩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蕴藏量大,适合大规模利用

B.分布广,适合各地开发利用

C.用于发电,清洁无污染

D.电站建设投资小,运行成本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2图中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最长的是

A.哈尔滨B.北京C.海口D.建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下图为甲地河谷及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北半球B.甲地河谷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C.甲地河流夏季水位最高D.甲地所在河流由北向南流

2S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

A.亚欧大陆受热低压控制

B.我国东部季风区正值少雨期

C.北印度洋海区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下图2是图1中40°纬线穿越的河段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点,当图示河流入海水量达到一年当中最大时,白昼最短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2)图中河流上游流向为 ,图示剖面的地质构造为 ,该地地貌形成原因是 。甲乙丙丁戊形成年代最久的是 ,图中所示内力作用主要表现有

(3)此时②④两地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该日②④两地日温差较大的是

(4)简述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 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 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中国于2016 年3 月15 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 下图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和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图中气候资料②与图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_______,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

(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______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_______月份。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

(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______________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生态效率是指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能源消耗量对维持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量。读“1997-2012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图”。完成问题。

关于四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能源生态效率始终最高B.上海能源生态效率降幅最小

C.内蒙古能源生态效率不稳定D.青海能源生态效率持续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