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答案】
(1)C
(2)A
【解析】(1)依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定该区域为北极地区,依此时等压线的分布可看出①附近有一高压脊,且其东侧气压低,故水平气压梯度力为向东,北半球右偏,则①处的风向为西北风。(2)依60°N附近气压分布状况可知,此时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使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可判断此时为冬季。图中显示晨昏线与70°N相切,说明太阳直射20°S;而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太阳直射点1个月移动范围大致为8°,则此时为12月或1月,故A项可能成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资源分布区的特点是(  )

①纬度较高 ②大气降水较多 ③海拔较高 ④土壤发育程度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  ②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较少 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④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 )

A. 搜索营救 B. 灾害预测 C. 环境评估 D. 城市规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经国务院批准,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于2009年9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将以“行动中的数字地球”为主题。围绕数字地球理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等方面展开交流与讨论,旨在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数字地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灾害治理、自然资源与世界遗产保护等储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回答:

数字地球实现以后,科学家们可以(

A.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B. 控制全球气温升高 C.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D. 控制全球贫富差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二十四节气平均降水量(实线)和相邻节气降水量差值变化(虚线)分布图。相邻节气降水量差值是指后一个节气的平均降水量减去前一个节气的平均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般情况下,小暑到大暑期间

A. 华北地区春旱严重 B. 西南地区地震频发

C. 江淮地区渐入伏旱 D. 北方地区沙尘肆虐

2黄河中下游地区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呈现图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亚洲高压势力增强 B. 河流、湖泊水位下降

C. 植物蒸腾作用微弱 D. 生产、生活耗水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关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呈无相关关系
B.人口增长与资源无相关关系,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
C.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
D.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
(2)由图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
B.环境质量
C.科技发展水平
D.对外开放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 。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冬季多雾,乌鲁木齐因此被称为“雾鲁木齐”。下图为乌鲁木齐周围地形图。

(1)乌鲁木齐冬季夜间多逆温现象,试分析原因。

(2)分析乌鲁木齐被称为“雾鲁木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
A.赤道以南地区
B.赤道以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完成以下问题。

(1)比较甲水域南北部盐度差异, 部盐度较低,并分析其原因。
(2)丙湖两河上游是世界重要地棉花产地,请分析其棉花生产地区位条件?
(3)丙湖水量和面积不断缩小,请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